文章專區

2020-05-01航向火星—失之毫釐差之千里的太空探險 605 期

Author 作者 陳英同∕中央大學天文研究所碩士、博士,現職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支援科學家。
自人類有歷史紀錄以來,仰望天空觀察並記錄天體的變化一直是非常重要也自然的事,也因此留下了許多人們熟知的歷史產物。例如觀測太陽的位置能夠定出曆法、記錄月球的盈虧能夠知道潮夕(或是臺灣常用的農曆)和不同時間的星空也能夠察覺季節等。

在這日復一日的夜裡,天體的緩慢移動是顯而易見,因為離地球較近的行星會在數天內就有顯著的移動。雖然從地球觀測行星會因為距離不同而有亮度的差異,但是若依照相同標準來測量亮度,金星因為離太陽跟地球都非常近,表面所反射出來的亮度就非常亮,可惜只能在黃昏與清晨觀察到,也就是常聽到的「太白」;木星是太陽系裡最大的行星,公轉週期12 年,也是中國曆法上天干地支裡的地支、也稱歲星,亮度排名第二;火星則是第三亮的行星,由於距離地球非常近,所以在天空中的座落、亮度時常因為相對位置而變化非常大,且難以捉摸,所以古時稱為「熒惑」,也是本篇文章的主角。

 

人類對火星的好奇

火星的拉丁文叫Mars,也是英文中「三月(March)」的起源,在羅馬神話中是戰神,代表符號是現代常見的男性符號(♂),用以象徵祂的盾牌跟長戟。在望遠鏡發明之前,人們只能利用肉眼觀測。而最有名的莫過於第谷(Tycho Brahe)跟克卜勒(Johannes Kepler)師徒倆,他們當時利用肉眼所觀測到的數據與現在的資料相比毫不遜色。克卜勒當時也利用第谷所留下的資料,進一步推論出著名的克卜勒三大運動定律(Kepler's laws)。

而伽利略(Galileo Galilei)則是利用自製改良(不是他發明的喔)的望遠鏡,有史以來第一次清楚觀測了火星。在這之後,人們對於火星的想像就有如水庫洩洪般的爆發。由於16~19 世紀望遠鏡的技術並沒有太長足的進步,這段時期鏡片有嚴重的色差,如在大霧中觀測一樣,天文學家只能模糊知道火星表面有淡淡的斑點,從而推論火星的自轉與季節性的極冠。在這些發現中,最有名的就是18 世紀的火星運河說,其中最著名的天文學家是羅威爾(Percival Lowell,圖一),他畢生堅信火星上有智能生物建造了運河。而他在美國亞歷桑那州所建立的羅威爾天文台(Lowell observatory),也就是後來發現冥王星的天文台。當然,現在人們知道火星上沒有火星人也沒有運河,當時所觀測到的條狀結構有可能是望遠鏡的光學問題,也可能是火星表面的峽谷地區或暗色地區。……【更多內容請閱讀科學月刊第605期】

 

圖一: 羅威爾利用望遠鏡在觀察天體。(Reconstructed from several online sources by Joe Haythornthwaite, Wiki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