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欄
文章專區
2016-04-01漫談化學武器
556 期
Author 作者
趙君傑/現任臺北市立建國中學化學科教師。
談到「化學武器」,幾乎與戰爭畫上等號,腦中也聯想到戰場上煙霧瀰漫,士兵戴著防毒面具作戰的景象⋯⋯。但什麼叫做化學武器?為什麼要發明化學武器?化學武器又有哪些種類?
化學武器的興起
化學武器的使用,在中國最早可追朔至西元前1000年,詳細配方雖已不可考,但推論當時已知利用燃燒來產生有毒煙霧,讓敵人感到不適。西元前429年,西方國家也在戰爭首度使用毒氣。在伯羅奔尼撒戰爭(Peloponnesian War)中,斯巴達軍隊利用燃燒硫磺產生的毒氣對雅典城內的守軍攻擊。至於現代化學武器的使用與快速發展,「第一次世界大戰」可被視為重要起點。這場同盟國與協約國之間的戰爭,幾乎使得整個歐洲大陸成為戰場。其中又以德國與英、法兩國聯軍間的戰鬥最為慘烈。據統計,西元1914~1918大戰期間,共超過6000萬人參戰,約2000萬人受傷,並有1500萬人喪生。
早在1774年,瑞典化學家舍勒(Carl Wilhelm Scheele)已知利用鹽酸與軟錳礦(MnO2)共熱反應製得氯氣(Cl2);1812年,英國化學家戴維(John Davy)將一氧化碳和氯氣混合後照光反應,可生成毒性高於氯氣10倍的碳醯氯(COCl2),即俗稱的「光氣(phosgene)」。但一戰期間,受限於「海牙公約」的決議,及當時毒氣彈的裝填量較低,所以戰爭初期,仍以威力強大的常規性武器相互攻擊為主,雙方僅小規模使用化學武器。儘管如此,已足夠造成士兵巨大的精神壓力,士兵們只要看到戰場上有莫名煙霧出現,就會畏懼是否為毒氣。
因交戰雙方皆具有堅強的建築工事技術與防禦能力,所以呈現兩軍對峙的情況。為了搶先打開僵局,並給予躲藏在地下掩體的敵人致命一擊,雙方都有軍事專家不約而同提出發展並啟動化學武器的計畫。惟英、法兩國決定遵守國際法的約定,並有「除非敵人先使用毒氣,否則不能首先使用」的大原則,但這也給了德國可乘之機。......【更多內容請閱讀科學月刊第55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