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15-04-01臺灣真的缺水嗎? 544 期

Author 作者 虞國興(淡江大學水資源管理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水資源及環境工程學系教授)
臺灣正面臨68年來最嚴峻的乾旱,全臺各水庫都呈現有史以來最低的蓄水量,久不見天日的庫底地貌,如日月潭水位指標的九蛙疊像,都已盡現,臺灣真的渴死了!這景象和民眾普遍認為臺灣是個多雨之島的印象極為不符,何以至此,不禁讓人思考臺灣真的缺水嗎?

臺灣地區年平均降雨量約2510公釐,為世界平均值的2.6倍,若與2014年聯合國世界農糧組織(FAO)公布180個國家的降雨量相較,臺灣可排名於第13,毫無疑慮的,臺灣屬於降雨量豐沛的地區。

目前,臺灣大小水庫(含攔河堰)計有96座,總有效蓄水量約19億噸,僅約為年用水量180億噸的1/9;與臺灣水文及人文環境相近的日本則有2734座水庫,總蓄水量300億噸,為其年用水量860億噸的1/3;美國則擁有高達7萬5591座水庫,總蓄水量達4314億噸, 更占年用水量5600億噸的4/5。另根據2014年,FAO公布126個國家的人均分配水庫容量資料,加拿大2萬4268噸(世界排名第2),美國2296噸(排名22),中國大陸416噸(排名64),反觀臺灣地區僅約83噸(排名97)。然而,近年來因民眾環保意識日益提升,水源開發計畫面臨阻力、不易推展,政府轉而以水資源管理為優先政策。

臺灣已20年沒有調整水價,不僅完全沒有反映水源開發成本,也未合理反映水資源管理與供水成本。臺灣地區現行水價為每噸10.3元(新臺幣),相較於丹麥182元、法國巴黎100元、日本東京65元,新加坡55元等,臺灣水價過於低廉,致使不論節約用水措施、海水淡化及廢污水回收、雨水貯留等水資源管理作為,皆因而失去可以落實的著力點,始終成效不彰。

筆者認為解決臺灣枯旱之關鍵策略為「適度開發水資源」與「水價合理化」兩項,茲分述如下:

臺灣山高坡陡,降雨很快流入海中,河川取水遠較美、日兩國不易;然美、日之水庫總蓄水量與年用水量之比卻遠比臺灣的1/9為高,分別達4/5與1/3,可見臺灣地區不但地形不利取水,又嚴重缺乏蓄水設施。同時,目前臺灣年降雨約900億噸之利用率僅約20%,也還有許多開發利用的空間。若臺灣地區水庫有效蓄水量與年用水量之比,也和日本一樣達到1/3,即增加了38億噸的水庫蓄水量,試想於此情境下,臺灣還會動輒缺水嗎?所以政府應詳加評估各區域所需之基本水庫庫容量,適度開發水資源,打破管理手段為萬能之迷思,以避免陷於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窘境。

此外,每逢乾旱水庫見底,民眾見庫底淤積嚴重,常歸咎其為缺水因素之一,此論點有待商榷。其一,臺灣地區坡陡流急,加上地處地震帶,且時有強降雨,發生坡地崩塌與土壤沖蝕等,乃大自然必然之現象,我們只能加強水土保持工作,減少崩塌與沖蝕量而已。其二,縱使臺灣地區96座水庫,至今仍維持建壩之初的設計蓄水量、完全無淤積,總蓄水量也僅24.5億噸,人均分配水庫容量只近106噸而已,相較世界各國仍屬偏低,遠不足以支應可能的枯旱。

臺灣社會目前存在一吊詭的現象,每逢乾旱全民一致關注各水庫的水位,但民眾卻又基於環保意識反對興建水庫。例如南部地區因反水庫情結,在缺乏優質的水庫水源下,已經犠牲了大高雄地區三百多萬民眾日常飲用水之安全,多數民眾向來都是買水喝。

猶記得40年前翡翠水庫尚未興建前,大臺北地區常實施每週輪流供水,居民總要提著大大小小的桶子到發水地點領水。當時因為缺乏地面水的供應,而大量抽取地下水,使地層下陷達2公尺以上,衍生出許多嚴重問題。慶幸的是,雖然翡翠水庫在規劃興建之初,也面臨民眾強烈抗爭,但並未因而停止興建;終於在民國76年開始供水,不但使大臺北地區地層下陷獲得控制、不再持續惡化,用水需求也從此不虞匱乏。過去多年來,臺灣每遇乾旱,獨獨大臺北地區得以倖免,這就是翡翠水庫的功勞。此外,民眾也常誤以為水庫只有滿足用水需求的功能。其實,當暴雨侵襲時,位處下游的民眾之所以能免於水患,也是受惠於上游水庫發揮了蓄水防洪的功能所致。因此,政府應加強推動水庫開發與生態環保間競合論證的工作,尋求民眾認同水庫開發的重要與必要。

根據過去抗旱的經驗,除了採行節約用水、鑿井、實施人工降雨外,也都大力倡議採用海水淡化及廢污水回收利用等。然而,在能源完全仰賴進口的臺灣,以能源來換取水資源的海水淡化,成本終究太高;廢污水處理除成本高,民眾對回收利用仍有極大的心理障礙;而節約用水措施,除需付出如添購設備與生活不便利等代價外,也須有決心。

上述水資源管理手段歷經多年,證明終究緩不濟急,且所能增加的水量也是杯水車薪;所以每逢乾旱,最終不得已,還是都以跨部門的水資源調度為主要因應對策。自民國91年迄今,因應乾旱已辦理了7次農田的停灌休耕,累計面積達20.5萬公頃,政府支出的補償經費也高達108億元。然而,水稻田除糧食生產外,於生活面也具有美化環境的功能,以及補注地下水與增強水循環等生態面的機能。

根據筆者於民國81年發表的《臺灣乾旱特性之研究》報告,臺灣地區存在約每10年一大旱的週期;同時,近來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的評估指出,極端氣候將成為常態;據此可預知,臺灣地區乾旱週期勢必逐漸縮短,枯旱的發生終將成為常態。因此,若不圖以治本之道,我們將不斷窮於應付,年復一年都以分區供水及停灌休耕等方式因應;整個社會不但付出了金錢、人力、物力,及犠牲水田三生(生產、生態、生活)功能等代價,對長期穩定供水能力也毫無幫助。

我們可否反思:若翡翠水庫沒蓋,今天的大臺北地區會是何種光景?當年若南部地區興建了某大型水庫,今天的大高雄地區又會是如何?臺灣真的缺水嗎?其實不然。筆者認為在面對氣候變遷、極端旱澇無常交替的今天,興建大型水資源設施和合理調整水價,是我們應有最好的投資與防禦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