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選文章
文章專區
2016-08-01特別報導 林島諾貝爾獎論壇
560 期
Author 作者
吳濰龍/ 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曾任麻省理工學院傅爾布萊特學人。現獲裘槎基金會資助,於牛津大學擔任博士後研究員。研究領域為化學生物學、有機化學及藥物化學。
林島原本只是一個位於德國南部並靠近瑞士的小島,但自1951年起,這個寧靜的小島卻變得不平凡,並與諾貝爾獎產生了微妙的關係。每年夏天,一批諾貝爾獎得主及年輕科學家都會聚集在林島參加一個為期6天的論壇。
2015年,林島諾貝爾獎論壇已踏入第65個年頭,而這年的主題為「交叉學科」,受到邀請的包括了65位物理、化學、生理及醫學諾貝爾獎得主及超過650位來自88個國家或地區的年輕學者。年輕學者通常須由其國家或地區的科研機構提名,並再經由評審委員會甄選才能參加論壇,整個過程歷時約9個月。林島諾貝爾獎論壇亦規定每位年輕學者一生中只可參加論壇1次,除非他日後獲得了諾貝爾獎!
林島諾貝爾獎論壇開幕典禮。
筆者承蒙香港裘槎基金會資助,有幸與另外3位博士後研究員代表香港參加這場一年一度的科學界盛事。在論壇中,除了了解到諾貝爾獎得主的科研突破及獲獎研究的辛酸歷史外,筆者亦觀察到他們作為一個成功科學家的一些特質,現希望藉本文與讀者分享。
綜合6天內不間斷的交流,我們發現這些諾獎得主在具備強烈個人風格的同時,皆擁有著不少共通點。首先,他們都具有對特定科研題目近乎狂熱的鍾愛,並帶著一份執著及無比的堅持以完成研究及發表。另外,他們擁有很強的觀察力及分析力,能對實驗結果進行深入且仔細的分析以提出嚴謹的結論。他們的選題策略亦比較獨特。例如,朱棣文教授(1997年物理獎得主,美籍華裔科學家,前美國能源部部長)認為,應選一個重要而又未被開發的題目作為研究對象,並建議年輕學者不要鑽進已經有很多頂尖學者在競爭的研究領域;費希爾(Edmond Fischer,1992年生醫獎得主)則建議大家不要走別人已走過的路;貝齊格(Eric Betzig,2014年化學獎得主)亦認為我們應做革命性(transformative)而非階段性(incremental)的研究,而且在一個領域太「擁擠(too crowded)」的時候便應離場並尋找新挑戰。
野依良治(2001年化學獎,獲獎研究為不對稱合成)與年輕學者進行討論。
3. 錢永健(2008年化學獎,發現和研究綠色螢光蛋白)。
在論壇中,我們亦意識到研究合作的重要性,因為一些非常重要的研究突破往往是由跨領域合作所產生的。試想,複雜的科學問題如宇宙的起源、某疾病的機理或研發新的功能性物料等,豈會是以一人之力就能解決的?只有抱著虛心學習及互相尊重的態度,科研人員才能攜手解決一些懸而未決的重大科學難題。
2014年諾貝爾化學獎的研究──超分辨率螢光顯微鏡(super-resolved fluorescence microscopy)便是一個由物理、生物和化學家共同研究及合作而誕生的成果。
在論壇的最後一天,36位諾貝爾獎得主在邁瑙島(Mainlau Island)上簽署邁瑙氣候宣言,旨在喚醒社會各界去關注全球氣候變化這個必須正視的科學事實。(註:這次的邁瑙宣言是繼1955年科學家聯署反對核武後,第二次歷史性的共同宣言)因此,這年的林島諾貝爾獎論壇對科學界亦別有一番特殊意義,並提醒了我們作為科學研究者的社會責任。……【更多內容請閱讀科學月刊第56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