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16-09-01調整,而不是改革,因為這些都不只是技術問題─科技部楊弘敦部長專訪 561 期

Author 作者 李依庭/喜愛各種冷門知識,對不完美情有獨鍾,本刊編輯。蔡孟利/宜蘭大學生物機電工程學系教授,本刊總編輯。
科學月刊(以下簡稱科):從工程、自然科學到文法商的發展事項,都在科技部管轄,但實務上其他各部會都各有科技相關預算。請教部長,科技部對各個學門的經費分配原則是什麼?又怎麼避免跟其他部會有所重疊?

楊部長(以下簡稱楊):科技部從以前到現在都維持很類似的作業架構,歷任部長或主委可能會有些調整,但幅度不大。臺灣目前總科技預算約1000億,百分之四十幾由科技部執行,百分之三十幾是經濟部,中研院大概百分之十,另外百分之十大概是農委會、衛福部與其他部會,也許最近媒體報導較多的是5加2創新產業計畫,這是偏重產業的跨部會工作,科技部的預算仍會注重在基礎及應用研發。

科技部有三個主要任務,一是科技政策擬定與推動,二是學術補助,特別是基礎研究的補助,第三是發展科學園區。第二項還是我們很重要的核心業務,學術補助有很多類型,自由型的專題研究補助計畫大概佔百分之五十。另外有一些特定主題的研究計畫,譬如說物聯網、登革熱的研究是目前社會重要的議題,科技部就會專案徵求與這方面有關的計畫,但範疇還是會設定在較基礎研究方面。每年也會有一些國際合作計畫、人才培育計畫,也維持一些科研的作業平台、中心,另外還有支持貴重儀器運作、國研院等機構,這些加起來就接近另外一個百分之五十。

雖然上面這些分類架構基本上不變,但經費比重上是可以調整的。所以即便最近媒體上看到科技部很支持產學合作計畫,但其實我們對基礎研究還是非常注重的,若加上國際合作跟人才培育計畫,跟基礎有關的項目總花費可能高達七成五。

研發引領創新產業

科:雖說您剛強調基礎研究是主要業務,不過從媒體上,甚至學界在申請計畫時,都發覺科技部越來越強調產學合作,這跟您所說的是否有矛盾?

楊:我們可以從臺灣的「研究」發展史來看。臺灣開始從事研發應該差不多在1980年左右。那時候我大學快畢業了,當時國內並沒有自己培育出來的博士,碩士也才漸漸開始有而已。 這個年代可說是臺灣的科研1.0,那個時候教授只要想做研究,大概都會獲得經費補助。90年代要求稍多一點,但也只是要求可以在研討會上講出一些成果,有論文發表就可以了,這是科研2.0。2000年之後的第三階段,進階到要做出好的結果,要發表好的論文在好的國際知名期刊,這時算是科研3.0。

科研4.0大概從2010年開始。科技部雖然有百分之五十的專題研究計畫仍維持自由型的研究,但是另外的百分之五十,無論是主題計畫、人才培育這類有主題性的研究計畫,或是角色越來越吃重的國研院的研究計畫,臺灣在2010年科研4.0的時候,應用導向的成分多了,成果若可以配合 國家經濟發展,就有比較多的機會拿到科技部的經費。譬如說,登革熱的研究有基礎也有應用,但若是研究目標著重在疫苗開發與建立防治方法這樣的應用層面,可以實際解決臺灣所面臨的急迫問題,那就是4.0的思維了。更進一步展望,我覺得在2020 年臺灣應該進入5.0。我希望5.0是由我們科技的創新研發成果來引領創新產業的誕生,有了創新結果後進一步發展新創產業。所以就時間上來說,現在差不多算是4.5,4.5是一半一半,一半做創新,一半配合強化國家現有產業競爭力。

科:以您提到的登革熱為例,衛福部也會支持這類的研究;此外一些與產業有關的科研,經濟部也會支持。那要如何讓部會間所支持的研究計劃不會重疊?

楊:以前國科會時代,政府千億的科技預算是國科會的委員會合議主導的,但升格為科技部之後,協調任務落在行政院科技會報上。其幕僚單位科技會報辦公室是政務委員負責協調的,所以目前各部會該做什麼事情,科技部並不能獨斷。科技部成立才兩年多,許多部會間該協調的工作還有不少須磨合的空間,雖然還在不斷調整的階段,但以基礎與應用來分野我們與其他部會的工作,還是不變的基本原則。像是你剛剛所說的那些衛福部與經濟部的工作,還是都比較傾向於應用與產業問題導向的工作。

科:但您剛提到說目前4.0也是希望朝向應用與問題導向?

楊:他們是做問題導向的實際應用,我們是做問題導向的基礎研究;雖然不容易拿捏,但我們希望盡量做到。不過我們進一步的目標還是朝向5.0努力,希望在2020年以後我們自己的研發可以帶動新產業發展。例如現在機器人的研發很熱門,我們得做;但機器人未來的發展需要更多的人工智慧技術,我們還是可以在這個應用的題目中,找到新的基礎研究方向。又如,重力波要怎麼探測是一個有待解決的應用問題,在研究如何探測的過程中,或許很多新的探測儀器或是探測原理就會被發現,因為這些研發的過程,重力波就有可能成為下世紀的重要科技。所以許多是事情現看來是基礎科學研究,但未來都有可能演進成產業應用。
……【更多內容請閱讀科學月刊第56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