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16-09-01期待「微調」累積成「改革」 561 期

Author 作者 蔡孟利/宜蘭大學生物機電工程學系教授,本刊總編輯。
科技是國力的重要基石,但是發展什麼樣的科技,才是最符合臺灣目前發展所需?誰有能力(權力)決定這件事情?決定了方向之後,又該如何推動,才是最有效的做法?這些問號,從多項國家型科技計畫陸續以「完成階段性任務」的理由退場後看來,臺灣在這幾年內並沒有發展出令人滿意的解答模式。
 
以其中最受矚目的生技類計畫為例,1999~2010年間推動農業生技、生技製藥、基因體醫學等三項國家型計劃,十幾年來,雖然在這些計畫的執行過程中,產生了為數不少具水準的論文與專利,但仍看不出因為這樣的計畫執行,臺灣在世界上那些重要領域取得了主導的地位(若摒除掉一些茁壯於國外的光環);也看不出因為這些計畫的執行成果,所發展出規模與營運俱佳的生技公司。此外,對於不斷侵襲臺灣的登革熱與腸病毒,政府也投注了大量的科研預算在防治上,但每年各級縣市政府仍得如臨大敵般的應戰,多年來,依然沒有發展出預防的疫苗以及有效的傳染源控制方法。
 
這些問題認真檢討起來,很快的就會發覺,其實都不單單只是科技政策上的問題。科技發展需要人才,人才培育在台灣是教育部主管的事項;產業發展需要土地、資金,更需要相關的法律配合,這些是經濟部才有能力解決的事項;如果是剛剛所提到的生物醫學研究,只要跟藥物及醫療牽扯上關係的,就會涉及到衛福部管轄的範圍⋯⋯,繼續思考下去,我們很快就會發覺不只是農委會,連交通部、勞動部、環保署甚至是文化部,都跟我們的科技發展息息相關;我們國家的科技政策執行成敗,並不是在名稱上最相關的「科技部」所能獨力承擔的。
 
不只政府內部在政策執行上的複雜關聯性,科技發展能否順利推動,跟國民對科技的普遍認知也有著密切的關係。民眾的科學理解能力是否足以判斷政府的科研投資值不值得支持、民間的投資人是否對欲投資的科技產業之特性有正確的認知、社會上的氛圍是否接受公帑支持的科研專利轉換成為私人獲利的憑藉⋯⋯,這些非屬於政府能掌控的部分,對科技政策的執行成效,也是不容忽視的關鍵因素。如果從這個角度出發,科普的推廣,對國家的科技發展,的確有不容小覷的影響力。
 
在這次的科技部長專訪中,楊部長很清楚的說出他處理科技發展的各種問題之基調是:「微調、漸變」——面對不只是技術問題的陳年痼疾,無法一下子進行大規模改革,只能持續調整優化,盡力的跟各方尋求共識,努力協調大家往一致的方向前進。科技部仍將持續獎勵自由發想的基礎研究,但會更積極的盤點成果;也會逐步改善「選題」的做法,加重具有特定目標的主題式計畫之比重。
 
不過就政治上來說,科技部業務應該是最不受政黨輪替所影響的,但也因此許多問題是由於一直沒有被積極處理所造成的。的確,面對各種不只是技術問題的陳年痼疾,無法一下子進行大規模改變,但我們仍期待,科技部能廣鋪「微調、漸變」的努力,讓「微調、漸變」累積成「改革」的時間不要太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