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16-11-01「作不成孔子孟子,那就做個傻子吧!」 563 期

Author 作者 林翰佳/國立臺灣海洋大學生命科學暨生物科技學系系主任。 黃向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事務與資源管理研究所兼所長,本刊編輯委員。
與廖一久院士相約於仲夏午後,在他位於臺灣海洋大學的研究室。廖院士15年前從農委會水產試驗所退休後, 就在海洋大學擔任春暉講座教授,現已為終身特聘教授。從他研究室的窗外可以看到平靜的蔚藍大海,基隆嶼就在不遠處,點點漁船穿梭其間,為這片寧靜帶來生機與活力。

廖院士帶著慈祥的笑容踏入研究室,與我們親切地打招呼。在我們這輩讀生命科學的人,幾乎人人都聽過廖院士的大名與事蹟。他是臺灣水產養殖領域的先驅,迄今發表470餘篇論文及多本專書,在國際水產養殖領域有重要地位,曾擔任許多國際性學會與期刊的重要職務。他在1968、1969及1978年成功發展草蝦、烏魚及虱目魚之養殖技術,為水產養殖業帶來數仟億元產值,故而獲「草蝦之父」美名,也因此在1990年榮膺第三世界科學院(The Third World Academy of Sciences, TWAS),現為世界科學院院士(The World Academy of Sciences, TWAS)以及在1992年當選第19屆中央研究院院士,是有史以來第一位水產界院士。

做為當時國內農業界的第一位院士(第三屆王世中院士為第一位農業界院士,已於1985年去世),廖院士對於提拔後進不遺餘力。但一直到今年(2016)中興大學楊秋忠講座教授才好不容易在多年之後成為第二位代表國內農業界的院士,而這也顯示了目前國內學術界面臨的一些問題。

雖然在政府的大力投資之下,這幾年國內SCI論文發表有了大幅成長。但是過分追求論文數目等單一指標的結果就是,科研成果無法對產業產生實質的幫助,因而國內產業無法隨著政府部門的科研投資同步成長。最後的結果就是大學所培育的科研人才沒有足夠且優質的業界就業機會,連帶也影響了年輕學子投入農業科學研究的意願。為了扭轉這樣的惡性循環,學術界目前最熱門的是「轉譯型 (Translation)」的研究,也就是鼓勵將基礎研究的成果導向產業應用。

雖然「轉譯農學」是個新名詞,但即使是用現在的標準來看,廖院士這麼多年在學術研究與產業連結的傑出表現,其實就是「轉譯農學」最具體的實踐者,也是最成功的典範。而本次專訪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想請教廖院士,以其在協助養殖產業以及學術研究上的成功經驗,給予國內年輕研究者一些建言。


一絲不苟, 認真紮實的科學家精神

採訪一開始,廖院士先拿出 23 年前本刊創辦人林孝信先生在廖院士初任院士時的專訪給我們看,稍後還分享他在學生時期打工,於報紙連載「珍珠夫人」翻譯小說的剪報等50幾年前的珍貴資料。我們非常訝異廖院士對於文件檔案整理與保存的功夫,尤其是在當年電腦還不是很先進的時代,都能很有系統地妥善保管,在需要時能很快地找出來。從這個小細節就能深刻了解廖院士一絲不苟的性格。

當然,廖院士本身是很傑出的科學家,這樣性格在許多成功的科學家身上也常看到。但比較特別的是,廖院士主要的職涯是在水試所這個公務機關工作。我們首先感到好奇的是,以這樣科學家一絲不苟的個性,是否曾為其公職生涯帶來麻煩?

針對我們這樣有點尖銳的問題,廖院士很認真地想了一下。他說:「我的個性不喜歡作虛偽不實的事,看到不對的人與事也一定會照實說!」這樣的個性是天生的,如果硬要違背自己的個性,反而會讓自己很痛苦。

院士回憶當年二二八事件發生時,由於要保護自己父親不受牽連,必須對外隱瞞父親的行蹤。即使是為了家人而不得不說謊,但還是讓自己內心承受很大的壓力。

而看到不對的事一定要說的性格,讓廖院士在年輕時候差點成為白色恐怖的受害者。因為反對蔣介石總統3度連任,就讀臺大四年級的廖院士和另一位同學在臺大佈告欄海報留下抗議的意見,不料被埋伏校園的情治人員抓去。幸好臺大師長全力營救,得以全身而退。廖院士表示,即使被拘留時背負了極大的壓力,他也沒有供出任何一位同學的名字,他堅持如此才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父親從政,原本希望作為長子的他也能從政,從小培訓他,養成他事必躬親,注意行政細節的習慣。不過,大四的那個事件讓廖院士更確定自己要走學術研究的生涯。因為在科學領域中,他可以很自在地說真話,做自己。因為對生物有興趣,以第一志願就讀臺大動物學系漁業生物組,雖然當時臺大已不要求大學部學生寫論文,他還是拉著同學跑到宜蘭去買鯖魚,完成年齡組成的論文。在那個沒有SCI,也沒有那麼重視期刊發表的時代,廖院士已然奠定熱愛研究、書寫論文的終生嗜好。而這樣堅實的科學素養,也讓廖院士在比較重視應用的水產研究領域中,可以做得更深入並且能解決關鍵的問題。……【更多內容請閱讀科學月刊第56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