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選文章
文章專區
2019-06-02守護一片清淨藍海—垃圾、大數據與海廢整治
594 期
Author 作者
胡介申/荒野保護協會海洋守護專員,看過不同國家的海洋垃圾後,依然相信民眾、政府與企業有機會攜手合作,創造下一代能赤腳奔跑的潔淨沙灘。
海洋廢棄物(marine litter∕marine debris,以下稱海廢),被聯合國定義為「遭人為處置、丟棄、或遺棄進入海岸或海洋環境的任何持久性、人造或加工的固體」。近年來,此議題逐漸聚焦在大量塑膠製品廢棄入海後造成的海洋塑膠汙染(marine plastic pollution)。從地球科學的角度來看, 在人類活動與外營力的交互作用下,地表各類固體、包含環境中的塑膠垃圾持續發生風化、侵蝕、搬運和沉積, 並在太陽輻射下破碎、裂解,在地心引力作用下往海洋移動。
是誰的責任? 拆解複雜的海廢議題
海洋,是整個水圈環境中各種污染最末端的接收場域,上溯汙染源與實際舉證相當不易。相較於工廠汙水管與煙囪(固定汙染源)或汽機車(移動汙染源),人們只能確定海邊的垃圾絕不是由海龜與鯨豚所製造。換句話說,每件垃圾雖然曾經為某人生產、販售或擁有,但入海後卻無人需要為汙染負責,形成盤根錯結的非點源汙染(nonpoint sources pollution)。從污染防治與風險管理的角度,透過研究調查分別釐清來源、輸送途徑、汙染衝擊及有效治理是4個解構海廢問題的關鍵(圖一)。 簡單來說,熱血淨灘不需要數據,但沒有數據卻無法有效治理海廢。
圖一:海廢風險管理架構。(修改自 Hardesty & Wilcox, 2017)
圖二:海邊垃圾隱藏的各種資訊。(作者提供)
公民科學家動起來── 讓垃圾說故事
其實,每件吸管、飲料杯或寶特瓶都歷經好一番旅途才進入海洋,雖然技術上無法直接驗指紋或DNA找出法規上定義的汙染行為人,但垃圾仍然蘊藏各種豐富資訊。圖二為筆者整理相關海廢研究中,對廢棄物本身或周遭生物與環境所收集的各類型資訊及所代表的意涵,其中數量、體積、重量、尺寸、產品資訊、生物痕跡與地理資訊等都是公民科學家接受訓練後有能力量測或記錄的數據。由於不需具備高深背景知識、專業辨識能力或精密儀器,僅需大範圍的田野調查,讓許多海廢研究紛紛透過公民科學的方式收集數據。但是,烈日下、沙灘上的採樣仍是辛苦的工作,人們應優先收集哪些關鍵的「垃圾數據」,才能回答在地議題的核心問題,讓實驗成果轉為前進與改善的動能?這考驗著研究者能否掌握當前政策與法規發展,並設計出對應的實驗方法。......【更多內容請閱讀科學月刊第59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