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封面故事
- 2019年
- 589期-啟動 心智秘境(1月號)
文章專區
2019-01-01發現世界運作的真相 哲學與科學的跨域新革命
589 期
Author 作者
嚴如玉/國立陽明大學心智哲學研究所助理教授,專長為神經科學實作的知識論、形上學與社群演變研究。
近年來,國際上頂尖大學間相互競爭的焦點之一是神經科學與哲學的跨領域(interdisciplinary)或超域 (transdisciplinary)研究。不少國內外大學皆相繼成立與心身腦(Mind, Body, and Brain)相關的科學與哲學跨域研究中心,以便培育下一代的研究人才。近期再加上人工智慧又重新成為話題中心,構思如何將心身腦與人工智慧的熱潮連結,也成為下一波研究重點。跨域研究中心的成立,就組織制度的硬性結構而言,是非常重要的突破。但要往下一階段邁進,筆者認為還是應著力於思想面的軟實力。其中最急迫的,便是發展不同領域之間可共用或可互補的研究方法學。無此研究方法學上的創新,跨領域的研究容易停滯在第一階段的表層對話,而無法繼續深入對既有研究領域的疆界,做出破壞性的重構,以便釋放出更多的學術創造力。
此篇文章中,會概略地舉2個例子來說明2件事情。第一、利用心靈哲學(philosophy of mind)中如何討論心理因果(mental causation)為例說明,心靈哲學用以研究此議題的方法學,既無法與神經科學的研究方法學產生有用的對話,更無法進一步發展為可與之互補的方法學。第二、用科學實作哲學家如何分析神經科學家的因果推理為例說明,科學實作哲學家有潛力可以和神經科學的研究方法學產生有用的對話,並進一步創造出互補、甚至共同的研究方法學。
心靈哲學 vs 神經科學
心靈哲學家所關注的心理因果問題可被簡述如下:心理性質或存在,如意識、自由意志等,是否具有因果影響力?如果心理性質或存在具有因果影響力,如何不與物理性質或存在的因果影響力產生衝突。要掌握為何心靈哲學家關心此問題,就得先掌握心靈哲學家以什麼樣的研究視角與方法學來產出此問題。首先,心靈哲學家,是在一個非常高度抽象的概念與語言層次,對心靈進行探究。什麼叫高度抽象的概念與語言層次?心靈哲學家,就如同其他哲學家,在思考問題時,習慣於將其認為不重要或不相干的脈絡細節去除,例如實驗設計的原理與限制、不同學科間因果推理模式的差異等。他們依靠直覺,試圖找出 「心理」、「因果」這些概念或語詞所指涉到的最終極意涵為何。例如,關於心理性質或存在是什麼的討論,哲學家從直覺出發,有人提出它是一種可被觀察的行為、一種功能、一種腦狀態或一種非物理的性質等。這些起點的提出,也常常預設,不論在哪個實驗脈絡下使用相關的「心理」與「因果」的概念或語詞,其最終極的意涵就該是代數X。會有這樣的想法,是因為心靈哲學家多數預設一套做哲學的方法學。這套方法學是關於如何從概念或語詞分析出事物的「最終極」或「最根本」的存在樣態。就因為是「最終極」與「最根本」,所以不論在哪個脈絡下看,這些「最終極」、「最根本」的存在樣態是一樣的,是不變的。這是其中一種做形上學的方法,也是最常被哲學家使用的 方法,但卻不是唯一一種。
讓我們想像,當心靈哲學家遇上神經科學家時,會產生什麼樣的對話。神經科學家在進行研究時,往往是奠基於領域內的背景知識與既有文獻出發,並要搭配能夠使用相關實驗技術的技能,爾後進行實驗典範(experimental paradigm)的設計與優化、收集資料、分析資料、提出假說、再收集資料和再分析資料等種種步驟,直到達他們認為可接受的程度。這當然是一個簡化版與理想化的描述,實際上發生在神經科學研究活動的結構與型態,是遠比上述還要複雜還要動態。但我們先以簡化版來想像一個心靈哲學家與一個神經科學家會產生什麼樣的對話。神經科學家也在研究各種心理現象,但他們對於所欲研究的心理現象,必須得透過設計實驗典範的相關活動來進行描述與分析,而非以直覺或概念(語詞)作為分析單位。
所以,雖然神經科學家嘴巴上也會使用與哲學家一樣的語詞,但是他們的概念是不同的。例如,當哲學家說「知覺」這個語詞,哲學家有哲學家的概念;而當神經科學家說了「知覺」這個語詞,神經科學家則有其科學概念,而要了解這些概念的意涵,就必須進入實驗的實作細節去分析,才能夠掌握這個概念的意義。但在跨領域對話的脈絡,往往因為兩方用的是同一個語詞,導致說者與聽者容易誤以為彼此好像在討論同一個現象與使用同一個概念,但事實上不然。神經科學家能講的是經由實驗而定義描述出來的現象,神經科學家的科學概念所談論到的對象是實驗的實作細節。哲學家談論的現象通常是指一般日常生活脈絡中的現象,而哲學家所分析出來的哲學概念,往往是要用來描述現象的「最終極」或「最根本」的存在樣態為何。......【更多內容請閱讀科學月刊第58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