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19-01-01從神經網路走進人類心靈-洪裕宏專訪 589 期

Author 作者 郭羽漫/本刊編輯。
腦與神經的研究,本質上與自然科學及社會科學密不可分。人類社會發展裡出現的許多活動,包含商業買賣、決策、思想與自由意志的運用,在社會學、心理學與腦科學等不同領域的專業上雖各有解釋,卻又有著微妙且相近的脈絡。從集體意識、消費者行為到犯罪心理,似乎都有某種力量驅使人們產生相對應的行動,至於主宰這股力量的到底是「什麼」,就主流科學與哲學的說法,普遍稱其為意識 (consciousness)。本期《科學月刊》專訪陽明大學心智哲學研究所榮譽教授──洪裕宏,盼能帶領讀者從計算科學、人工智慧、腦科學與意識研究的發展沿革中,了解科學家研究意識的方式及可能面臨的困境。

洪裕宏過去在中正大學任教時,便已建立一個以研究心靈為主的哲學家群組──Mind Group,同時他也與當時甫從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Ohio State University)回來的語言學家戴浩一及曾經在加州大學河濱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Riverside)教書的曾志朗,3人聯手合創全臺第一所「認知科學研究中心」。此外,他也在更早些年於中研院擔任研究員時,偕同李國偉、黃榮村、孫以瀚、張復和梁庚辰等10幾人組成「認知科學研究群」,是臺灣最早開始推動有關意識研究的非機構化研究群組。該群組推動1~2年後,便得到中研院的經費挹注、做了長達8年的研究計畫。

就意識的領域來說,洪裕宏是臺灣近30年來的主要推動者,基本上人到哪裡、研究就到哪裡。離開中正、進入陽明神經科學研究所後,他另起爐灶、持續推動這部分的研究,所培養出來的學生前前後後有60個碩士,其中約20個後來拿到博士學位,遍佈在臺灣各專業領域裡,如在哲學普及上有卓越貢獻的冀劍制、認知神經科學家謝伯讓和精神科醫師杜培基、哲學家王一奇(中正大學)、林建德(慈濟大學)、邱千蕙(法國波爾多大學)、杜嘉玲(長榮大學)、嚴如玉(陽明大學)、林映彤(陽明大學)等人,都曾為洪裕宏的門下學子。

 

從人工智慧推演心靈運作

心靈是什麼,它真的存在嗎?關於這一問,洪裕宏解釋道:「研究心靈的科學不一定要主張心靈『存在』,即使只是心靈的現象〔註一〕,也可以是研究的範疇。」意識研究在90年代前處於弱勢,是到了公元1994年前後,意識科學研究協會(Association for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Consciousness)的誕生、美國亞利桑那大學(The University of Arizona)意識研究中心所組織的「邁向意識科學(Toward Science of Consciousness)」系列研討會議,後改名為「意識科學(Science of Consciousness)」,才正式被確立為一門科學,自此意識問題在學術界也慢慢從不被理睬、視為非科學能夠處理的問題,逐漸成備受矚目的焦點。此外,美國《科學美國人》(Scientific American)近年也大幅報導該方面的研究,甚至創立《科學美國人心靈》(Scientific American Mind),在通俗的科普刊物都開始談論心靈與意識之下,也顯示意識研究已悄悄通過嚴格科學的檢驗。

在科學上,人們對心靈的了解可以從腦與神經網路的研究歷史略窺一二,而後者的沿革更是與近年話題熱度再次竄升的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egence, AI)有關。廣義來說,只要能用電腦做出的模仿人類認知的研究,都可以稱為AI。但如果問的問題是「研究AI是否有助於了解人類心靈?」則AI應被嚴格限定在涂林(Alan Mathison Turing)創造涂林機(Turing machine)後所發展出來的電腦科技,並以涂林機原理所設計的程式為主。此外,依據研究目的,AI又可分為「弱AI」與「強AI」;前者目的只在於設計出有用的機器,而後者則認為透過AI可以了解人類心靈的性質與運作原則。在涂林機以前,大部分的理論多是在談邏輯與計算,而非直接談論機器,然而涂林對於「什麼是計算?」有相當嚴格的定義:能寫出模擬人類心靈現象的程式並運作於數據電腦上,且可呈現人類智能樣貌,才稱其為人工智慧。

心靈與意識研究在50~60年代相當不受重視,當時的行為主義科學家認為沒有內在的心理狀態、只有外顯可以被觀察的行為,電腦的誕生改寫了歷史,人工智慧的發展改變心靈研究的歷史,行為主義的典範遂被認知主義所取代,科學家開始研究無法直接觀察的內在心理狀態及歷程。到了80年代,與早期人工智慧理論相互衝突,並把重點放在機器學習的學術典範(paradigm)──神經網路學派(connectionism,又稱聯結論)興起,事情又有了轉變。當時為能跟上這個研究脈絡,在美國唸書的洪裕宏開始修習與神經科學相關的課程。不過,以哲學起家、本就對神經網路一竅不通的他,由於只能先以大學所學的邏輯、計算理論為基礎,輔以人工智慧的興起所引發哲學家對人類心靈的許多看法,使得他在一開始只熟悉(甚至相信)只要利用計算科學(computer science)與AI寫出讓電腦模擬人類行為的程式,即可解釋人類大腦的運作原理。
......【更多內容請閱讀科學月刊第58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