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16-12-01危險的海岸波浪―瘋狗浪 564 期

Author 作者 蔡政翰╱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環境資訊系教授。蔡仁智╱崇右技術學院副教授兼教務長。董東璟╱國立成功大學水利及海洋工程學系副教授。
臺灣四面環海沿岸地形變化多端,海岸生態資源豐富,吸引人們前往岸邊活動。近年來海岸休閒觀光活動漸漸興起,海岸活動人口激增,使得海岸活動安全成為一個重要的課題了。我們經常可在新聞媒體看到如下的報導,例如:2000年12月14日早上9時41分,2名釣客在基隆八斗子漁港西防波堤內側平台遭翻越的大浪襲擊落入港內,造成2死的悲劇;2013年11月9日下午3時許在新北市貢寮區的鼻頭龍洞地質公園,樹林社區大學共16學員突遭一陣大浪襲擊,造成8死8傷的重大慘劇;2014年7月8日下午4點55分在新北市野柳風景區內,有5人在地質公園遭到3波6公尺大浪襲擊受傷。這些類似的事件我們都視為「瘋狗浪事件」,所謂瘋狗浪事件是指在岸邊活動的人們,遭受出奇不意的大浪襲擊落海,由於浪的行為模式像瘋狗一般襲擊人們,所以被俗稱為「瘋狗浪」,也就是近岸突起的危險波浪。這顯示我們在海岸邊活動,必須很小心避免遭難。因此我們需要了解甚麼是瘋狗浪、其好發的時期與地點,還有如何避免被瘋狗浪襲擊。


瘋狗浪的發生時機

根據我們蒐集的資料,從2000年至2016年6月間臺灣地區的海岸瘋狗浪事件共有301件,合計475人落海,平均每年發生約有19件、30人受到傷害。圖一為各縣市發生瘋狗浪事件。圖上顯示臺灣四周海岸都有發生過,但以東北海岸最多。在所有案例中,有207事件發生在東北海岸地區,占全部事件約7成左右,該地區所轄的縣市為新北市、基隆市與宜蘭縣。若考慮瘋狗浪事件發生的時期,圖二為發生月份分布圖,我們可看出瘋狗浪事件的發生時間大都集中在 9~12月份,該時期也是東北季風盛行的時期,而東北海岸就正對著東北季風帶來的浪。若以3~5月為春季、6~8月為夏季、9~11月為秋季、12~2月為冬季來劃分,秋季為發生瘋狗浪事件最多的季節佔42%,冬季26%次之,而發生在有颱風警報期間者所佔比率不高。
 
圖一:臺灣海岸發生瘋狗浪事件分布位置圖 (資料時間:2000年~ 2016年6月)。
圖二:2000~2016年間臺灣地區各月份發生瘋狗浪事件的分布統計(紅色為發生在颱風警報期間案例)。

然而,在颱風季節、沒有發布颱風警報時,也會發生瘋狗浪事件。當西北太平洋海面上有颱風,但其距離臺灣仍很遙遠未達中央氣象局發布颱風警報標準之情形時,當地天氣良好,但颱風產生的湧浪(離開吹風區的浪,因其一個波到下一波的時間週期較長又稱為長浪)傳抵臺灣後,在近岸會產生瘋狗浪襲擊岸邊人員而發生意外。若以西北太平洋上颱風中心與臺灣距離小於2000公里的條件進行分析,符合條件的瘋狗浪案例共有59件(佔301件的20%),其事件發生位置如圖三,這些案例主要發生在臺灣東、北部海岸區域。

圖三:各縣市受颱風影響發生之瘋狗浪事件數目(括弧內數字為發生在中央氣象局颱風警報期間數目)。
 
此59件案例中,僅有7件發生於中央氣象局有發布颱風警報期間,其餘52件事件係發生在中央氣象局無發佈颱風警報時。上述59案例發生時,颱風中心與臺灣距離平均約800公里,最遠的案例發生在颱風距離臺灣約1250公里時。由此可知,在颱風距離臺灣遙遠未達發佈颱風警報標準時,颱風所產生的湧浪傳至海岸邊會造成瘋狗浪事件,且這種情形在颱風影響所造成的案例中所佔的比率相當高(比率達88%,59件中有52件)。……【更多內容請閱讀科學月刊第56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