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20-01-01物理界的百年難解習題 質子半徑之謎 601 期

Author 作者 高崇文∕美國馬里蘭大學物理博士, 研究領域為高能物理。

質子的發現

約莫100年前,英國物理學家拉塞福(Ernest Rutherford)發現使用α粒子轟擊氮氣時,實驗室的閃光探測器記錄到氫原子核的跡象,拉塞福認為這些氫原子核唯一可能的來源是氮原子,由於氮原子一定含有氫核,因此他主張氫原子核是一個基本粒子,並且將它命名為質子(proton),其來自於希臘字「πρῶτον」,代表「第一」之意,而拉塞福也被公認是質子的發現者。有趣的是,電子在1897 年就已被發現,拉塞福怎麼還把質子取作proton 呢?這是由於早在1815 年,英國化學家普勞特(William Prout)提議,所有原子是由氫原子構成,並將它稱為「protyle」,所以拉塞福才會採用這個名字吧。一開始拉塞福就發現,質子帶正電而電量絕對值大小與電子相同,質量為電子的1860 倍左右。雖然他曾嘗試找出質子的大小,可是限於使用α粒子的能量有限,一直沒有成功,所以當時普遍都把質子當作類似電子的點狀粒子。1928 年,英國科學家狄拉克(Paul Dirac)提出相對論性自旋1∕2 粒子的方程式描述自旋1∕2 的無結構粒子。狄拉克方程式描述的粒子只有兩個自由參數:質量與電量,一旦這兩個參數被決定,就能知道其它的所有性質。似乎電子跟質子的性質似乎都已經被徹底了解,無結構的粒子自然沒有電荷分布的問題。

但是當德國物理學家史坦(Otto Stern)於1932 年測量質子的磁偶極(magnetic dipole)後,才赫然發現它的磁偶極大小與狄拉克方程式的預測值完全不同。物理學家這才了解到,原來質子並不是無結構的粒子,而是由更小的點狀粒子所組成的複雜系統,所以原則上質子並非點狀粒子,因此了解它的電荷如何分布就成為一件重要的任務。但這可不是件簡單的工作,一直到1956 年美國物理學家霍夫施塔特(Robert Hofstadter)利用電子與質子的彈性散射(elastic scattering)實驗,科學家才首次成功取得關於質子內部電荷分布最初步的訊息。

他從散射的截面擷取質子的形狀因子(form factor),再由形狀因子的圖形決定質子的電荷分布半徑,此方法一直持續被使用至今,而霍夫施塔特也因此榮獲1961 年的諾貝爾物理獎。然而此方式受制於散射的條件,所以精確性受到限制,因此物理學家需要仰賴特定形狀因子才能從實驗數據得到結果,這裡頭學問還有很多,但是太技術性了,只好就此打住。……【更多內容請閱讀科學月刊第6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