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封面故事
- 2017年
- 566期-錄音工程(2月號)
文章專區
2017-02-01聲音美感呈現─效果器初探
566 期
Author 作者
曾毓忠/美國音樂藝術博士。國立交通大學音樂研究所電子音樂專任教授、音樂科技實驗室主持人,並兼任於臺北藝術大學音樂系。
效果器提供音樂家或聲音工程師改變聲音,製作所欲表達的聲音美感或效果的重要工具。適度的效果器使用不僅增添聲音的效果,更改變音樂的美感內涵!
效果器可以是類比或是數位的,也可以是這兩種的組合。對當代音樂工作者而言,最通用也是最方便的效果器使用方式,應該是當代數位效果器,它存在於當下一些音樂軟體,例如Audition、Cubase、Nuendo、 Reason、Pro Tools等當中,或以外掛效果器身分呈現,例如GRM Tools、 或是建立於特定電腦音樂程式,例如Max/MSP的演算法中。本文主要內容介紹常見的效果器,從其調變原理,以及美感目標進行論述。
時間基礎
合唱
合唱(chorus)效果透過添加一些極短的延遲時間或細微波動的音高,甚至是若干抖音效果至原始聲音裡,產生類似實際合唱團在演唱時,所產生之些微時間差、音高差、甚至是微分(microtonal)和聲效果。
美感目標:
合唱效果器能模仿合唱團的聲音效果,使用合唱效果處理後的原始音訊,變得既生動有人性,更因著聲響面積與織體的擴充,增添聲響的豐富性。然而,合唱效果的設計似乎帶點揶揄人類在時間與音準控制上的不精準,當然,人非機器,無法百分百精確。
鑲邊
鑲邊效果波形顯示下方音軌聲音因為播放速度放慢造成之時間延遲。
鑲邊(flanging)效果能模擬出類似噴射機的咻咻聲響效果。它緣起於一個聲音訊號送至兩台同步錄音磁帶時,壓住其中一個磁帶盤邊緣以放慢撥放速度,當兩個磁帶的聲音混合後,產生因相位變化(phaseshifted)或時間延遲(time-delay) 造成的咻咻聲響之鑲邊效果。鑲邊效果器提供使用者調整鑲邊效果訊號與原始訊號的乾濕比例(originalexpanded)、 鑲邊效果在原始訊號後面開始(initial mix Delay)與結束 (final mix delay)的時間、鑲邊效果訊號回授到鑲邊效果器的比例等功能。
美感目標:
鑲邊效果聲音與原始訊號因相位或延遲差別,在音場中盤旋時可營造一種夢幻、飄渺美感效果。鑲邊效果是1960年代、1970年代迷幻(psychedelic)風格音樂的重要聲音特徵。
延遲
延遲效果波形顯示下上下音軌之間的回聲效果。
延遲(delay)效果藉由增加帶著些微延遲效果的重覆音訊到原始訊號後方,以產生回音效果。此效果可以是單獨回聲或者是多重回聲。最早的延遲效果是透過盤帶對盤帶(reel-toreel magnetic recording)以不同長度的磁帶錄音播放,再次錄製而達成。延遲效果器提供許多延遲效果的樣式、延遲長度等的控制。通常延遲長度大於35 毫秒,產生明顯的回音效果,若長度介於15~34 毫秒,則產生簡易的合唱或鑲邊效果。
美感目標:
使用較長時值的延遲效果,可造就人聲獨唱或樂器獨奏(solo)成為具豐富聲響效果與空間美感的合唱或合奏複音音樂。延遲效果常見於具象音樂與電子音樂作品,後被廣泛使用於流行音樂中。經典例子是英國作曲家哈維(Jonathan Harvey)為小號與延遲系統(Trumpet and Delay System) 的作品《主題模仿曲》 (Ricercare Una Melodia), 透過延遲系統創造多支小號的對話效果。
回授
最常見的回授(feedback)現象是麥克風與聲音系統之間的回授現象。回授原理是一個聲音訊號輸入系統中,而系統輸出的聲音訊號,又再次返回到聲音系統中,此因與果的迴路。……【更多內容請閱讀科學月刊第56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