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19-03-01 無痛遞藥新革命-微針貼片的進化史 447 期

Author 作者 劉大佼/怡定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 葉修鋒/怡定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發部經理。
微針貼片(microneedle patch, MNP)為一新型經皮吸收遞藥系統(transdermal drug delivery system,TDDS),其結合了貼片和皮下注射的優點;因貼片上的微針甚短、不致碰觸神經,不僅沒有皮下注射的疼痛感,還可輕易攜帶大分子藥物傳過皮膚角質層進入人體。MNP技術自1998年至今推動近20年,在醫美、醫藥、疫苗及量測系統上已有蓬勃的發展,目前已有醫美產品問世,而其他3個領域的產品研發,也逐漸進入商業化的地步。本文除了說明微針的結構及應用領域外,亦對其產業化過程中的相關問題進行探討。
 
不會痛的穿刺設計──
微針的神奇魔法
 
傳統藥物傳遞包含口服、皮下注射以及經皮吸收3種,其優劣如圖一所示。口服為最常見的方式,但藥物中的有效成分必須被充分保護、不受胃酸破壞,進入小腸內才會被吸收;若是皮下或血管注射,則會有疼痛感;而經皮吸收會因皮膚角質層的保護,分子量大的藥物難以透過經皮吸收方式給藥。
 
 
1970年代,有學者觀察到人體神經系統約在表皮層下大約0.1公分(1000微米)處,如果在一般貼片表面附上長度小於0.1公分的細針,便可穿過角質及表皮層;若細針上帶有藥物,則可以在穿刺後釋放出來(其功能類似皮下注射),且因為細針很短、碰不到神經系統,所以不會產生無疼痛感,使得MNP成為無痛給藥的新劑型。
 
到了1998年,美國喬治亞理工大學教授普勞斯尼茲(Mark Prausnitz)以矽材料製成微針貼片,摻上螢光染劑鈣黃綠素(Calcein AM),證實其作為藥物傳遞系統的可行性,這個概念才被真正實踐。從1998至今,MNP研究逐漸成長,引起學者和藥廠極大的興趣,目前市面上可以看到若干相關醫美產品,包含眼膜、痘痘貼等,而醫藥微針貼片需經嚴謹的臨床試驗,故尚無產品問世。
 
從固體到可溶解──
微針的進化史
 
自1998年至今,有關微針貼片在學術研究及產業發展上的論文及專利不斷增多,目前可見的微針貼片,可分為4種型態(圖二),分別是固體型微針(solid microneedle)、塗布型微針(coated microneedle)、中空微針(hollow microneedle)以及溶解型微針(dissolvable microneedle)。固體型微針由金屬、陶瓷或矽等材料製成,具有強度夠及製作方式較易的特性,但如斷裂殘留於皮內,可能有不良影響,目前較少使用。
 
 
塗布型微針則可使用金屬或生醫高分子材料製成,並外塗藥物於微針表面,雖然加工分為2道手續,但仍為一較簡易的方式。然而,這種針型外塗於微針表面的藥物總量不易估算,且藥物可能散布於微針底部而非停留於針尖,或因表面張力導致藥物在微針體中形成環形圓圈,故較難控制塗布上的劑量;在使用上,若進入體內的藥量不需要太精確(如若干止痛藥),則不失為一有效的下藥方式。
 
與現行注射針筒類似、只是將針頭微米化的中空微針,每一根針的體積大幅縮小為幾百微米長,並將藥物以液態方式儲存於一儲液體槽,在加壓後注入皮內。此種針型通常以金屬、玻璃或矽等材料製成,雖有讓藥物以液體形式注入皮內及藥量較大的優勢,但存在斷針疑慮及針口易阻塞等問題。
 
而目前最常見的溶解型微針,是以醫藥級高分子材料及若干低分子的糖類等添加劑製成,有效藥物成分含於微針之中;當微針穿刺角質層後,高分子材料微針在皮內膨潤或溶解,並使藥物逐漸釋放出來,再隨著擴散進入人體血管內達成功效。
 
小小一針學問大──
那些針是怎麼造出來的?
 
微針必須有一定的機械強度,且針形必須有較尖的頂部才可達成穿刺角質層目的。研究指出,微針穿刺通過角質層的最小機械強度為每針0.058牛頓(N∕needle),而微針形狀通常為圓錐形、金字塔形或圓柱形加上一針頂。一般微針的長度在200~900微米之間,人體皮膚的厚度並不均一,如眼部附近皮膚厚度不到300微米,故上述前3種微針在設計上必須較短,才不致碰及神經、產生痛感。
 
至於溶解型微針的加工方式,至今大概可分為2大類。第一類稱為鼓風拉伸風乾(Droplet-born Air Blowing, DAB)法,由韓國學者發明。這種技術的加工方式相當簡單,首先在一平板上,滴上高黏度的製針材料(如玻尿酸),液體因表面張力呈半圓(饅頭)形,然後另一平板由上而下;當平板觸及液體表面後開始上升,使液滴呈X形伸展,拉伸至一定形狀後固化,再從中切斷製成微針,最終的針型呈流線形,針頭因斷裂而呈現不規則(圖三)。此種微針的針頭較鈍,不易穿刺進入皮內,但因製作方便,故普遍應用於醫美產品。
 

 
另一常見的加工方式,為一製模∕脫模反覆成形的技術(圖四),方法為先製作一金屬(或其他有機、無機較硬材料)公模,經過鑄模後翻出以聚二甲基矽氧烷(Polydimethylsiloxane, PDMS)材料為主的母模;由於PDMS為含矽之高分子材料,表面能較低且易於脫模,故選用該材料製模。有了PDMS母模後,便將高分子液體(可以含功能性成分)逐步注入母模之中,再烘乾、剝離、貼上背層完成製作。此一製程製作出之MNP,其品質遠優於DAB法,而這2種製程技術的比較可見表一。公模則因材質差異有各種不同製作方法,如直接於金屬材料進行切削、3D列印、微機電系統(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 MEMS)加工或由蝕刻等方法製成,而PDMS脫模、低溫乾燥細針、將液體有效注入針尖、排除氣泡等皆為困難之加工技術。MNP至今市面上未見大量、高品質之產品,量產加工技術的困難,就是主要原因之一。
 
 
除此之外,微針的結構亦逐漸進化,以便有效控制載藥及釋放,確保所載藥物皆能藉由微針方式給藥。目前,臺灣怡定興科技所製作的微針,具有一、二、三段結構(圖五),也代表微針研發進化的過程。
 
 
醫藥領域的全方位新星──
淺談微針貼片發展
 
MNP目前在四大領域有積極的發展,但除了醫美應用之外,其它3個領域如醫療、疫苗及監測系統等,因技術上尚有需克服之處以及法規要求,各家開發中的產品皆尚無問世。
 
醫美產品
韓國廠商首先以DAB技術,將玻尿酸(hyaluronic acid, HA)為主的功能層置入微針中,做為保濕抗皺之產品,目前市面上的產品,包含日本、歐洲品牌,多以此種技術製作微針,皆宣稱具有保濕具除皺之功能。而怡定興科技所研發具淡斑及撫平皺紋等二大功效的MNP醫美產品,將於2019年第3季問世,未來醫美產品,將是臺灣與韓國競爭的局面。
 
醫藥產品
由於微針可以攜帶的劑量有限,因此並非所有藥物皆適用於以微針貼片給藥。根據學術文獻及技術資料,可與MNP結合的藥物包括胰島素(insulin)、腸泌素(glucagon-like peptide-1, GLP-1)、止痛藥、化療止吐劑、骨質疏鬆症及生長激素等約20種。學術文獻多證明MNP的有效性,尤其在動物實驗上,醫藥活性及藥物動力學實驗數據皆顯示出樂觀的成果,但目前在人體臨床實驗的數據並不多見。MNP技術建立的領導者,通常並非製藥公司,而是如3M或富士寫真(Fujifilm)等公司──3M與藥廠合作、富士則併購藥廠,開發MNP新產品,故醫藥用MNP為跨領域合作的項目。
 
疫苗
疫苗MNP被公認是未來MNP最大的市場,主要有2個極大的優勢:第一為當疫情嚴重時,一般人不必去醫療單位打針,可經郵寄方式,將疫苗MNP寄給一般大眾使用,減少交互感染狀況;其二,經動物實驗證明,當疫苗MNP貼上後,會到刺激皮膚下之免疫細胞產生免疫反應,可以大量減少疫苗80~90%的使用量。另外,由於疫苗生產不易且價格昂貴, MNP的使用不但大量減少疫苗用量,亦可於短時間內達到產能之需求,以腸病毒71型疫苗為例,目前亞洲能有3000萬新生兒皆需此種疫苗。如表二所列,除了中國大陸有3家公司產品上市外,其他家並無產品,而國衛院與怡定興正在開發B5型疫苗MNP,並與越南、馬來西亞等國成立「亞太腸病毒偵測網路」,如果腸病毒71型疫苗MNP開發成功,至少有300萬新生兒可接受此一疫苗注射。
 
監測系統
微針因穿過角質層,可與表皮或真皮層之組織液接觸,因此可以作為一合適的監測系統。目前研究多分為二大方向:一為在微針表面塗上酵素或其它化學試劑,直接進行組織液的成分量測,如血糖值、pH值等;另為利用微針取出組織液,在體外進行分析。由於後者在微針上並不帶有化學試劑,以間接方式分析組織中成分,可較快通過法規審核。這類以微針作為監測系統(如量測血糖)的研發項目,國內亦有不少電子大廠投入。
 
獨特的製程,如何進一步規範?
 
MNP為一新產品,美國食品藥物監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已經注意到此一產品不久將進入市場,但FDA目前處於一被動的地位,如有公司申請MNP醫藥或疫苗產品,FDA才會與申請廠商逐步討論規範。但是,FDA官員在2016年Microneedle研討會上,以個人意見提出FDA所關切的各項條件,希望申請者提出說明,其中重點首先為藥物之功效、純度、釋放過程、用處、如何消毒及包裝等,其次是製造程序、精度要求、品質控制與污染防治等。顯然,該官員注意到MNP製造為一相當特殊之加工技術,其系統控制具極大之獨特性,必須有完整說明,才能進一步作延伸探討。
 
結論
 
作為新型經皮傳遞藥物系統,MNP具備無痛且使用方便的特點,故吸引了廣大研發興趣,但在商業化的過程,有「三量」和法規上的障礙必須克服。所謂三量,指的是「足量、量準及量產」。因為針的體積小、可攜帶藥量有限,故並非任何藥物都合適,是為第一個「量」的限制;其次是量準,包括製造者可以做出精準微針並確定在MNP內的藥量,及確定有多少藥量可以進入人體被吸收;最後,製造MNP為一相當複雜的過程,建立量產能力並非易事。此外,MNP相關法規尚未建立,如何建立產官雙方的共識,達成快速商業化的目的,仍需各方面積極的努力。
 
 
延伸閱讀
1.Y.C. Kim et al., Microneedles for drug and vaccine delivery, Advanced Drug Delivery Reviews, Vol: 64, 1547-1568, 2012.
2.J.D. Kim et al., Droplet-born air blowing: novel dissolving microneedle fabrication, 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 Vol: 170, 430-436, 2013.
3.S.R. Chinnadayyala et al., Review—In vivo and in vitro microneedle based enzymatic and non-Enzymatic 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biosensors, ECS Journal of Solid Stat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l: 7(7), Q3159-Q3171,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