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19-12-20海洋生物垂直遷移研究 改善氣候模型 456 期

Author 作者 編輯部
【本刊訊】近日,美國航太總署(NASA) 和法國國家太空研究中心(Centre national d’études spatiales français, CNES)利用雙方合資的雲-氣溶膠光學雷達與紅外線探測衛星(Cloud-Aerosol Lidar and Infrared Pathfinder Satellite Observations, CALIPSO) 獲取數據,並於Nature期刊發表研究;當中指出,小型海洋生物的晝夜垂直遷移, 其實也對大氣產生了一些影響。

從光學雷達數據看動物遷移


談到動物的遷移(migration),許多人會想到帝王蝶(Danaus plexippus)、 皇帝企鵝(Aptenodytes forsteri)、革龜(Dermochelys coriacea)以及大翅鯨 (Megaptera novaeangliae)等動物。然而,深海中仍有一群動物,如魷魚或磷蝦,在天黑時會藉著夜色的掩護前去海面覓食,這些小型海洋動物的晝夜垂直遷移 (Diel Vertical Migration, DVM),卻經常被遺忘。如今,拜CALIPSO回傳的數據所賜,科學家得以從中得到更多資訊。

有人可能會問,為何這個研究會用到 CALIPSO?雖說CALIPSO的光學雷達主要用來測量雲層和大氣中的氣溶膠,但它也可以穿透海洋表層20公尺,若動物洄游至此,便可進行觀測。根據NASA新聞稿, 俄勒岡大學(Oregon State University)研究員博倫菲爾德(Mike Behrenfeld)也提到,CALIPSO每隔16天便能對這群遷徙動物做一次全球尺度的採樣觀測,並能持續長達10年之久。透過這些數據,可進一步了解這些動物的行為、分布狀況及數量。


攝食瞬間拼湊海下風景


研究顯示,這個地球上最大規模的DVM 活動,其實也是氣候系統關鍵的一部分: 白天時,海洋中的浮游植物會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垂直遷移動物上升至地表後以此為食,等游回深海時再將這些碳排放至海中,而這些碳也無法輕而易舉地回歸大氣系統。
從數據可知,DVM動物在水質清澈且養分較少的熱帶與亞熱帶水域中較少,但存在的比例卻高於水質混濁且較營養的水域。法國新聞網Futura報導指出,從行為來看,熱帶DVM動物如要避免獵食者追捕,就必須在晚上行動;反之,環境陰暗的水域,本身就不利視覺動物進行獵捕, DVM動物無論白天或晚上,都能待在海面。此外,研究人員也觀察到,DVM動物於2008至前(2017)年的數量發展,可能受氣候變化影響太平洋北部和南部、北大西洋與南印度洋亞熱帶水域中,DVM動物的生物量增加,熱帶地區則減少許多,這些變化也多與浮游植物的產量變化有關。
 

結合衛星探測與動物行為的模型


這種動物碳傳輸帶(carbon conveyor belt),被視為地球碳循環的重要機制之 一,因此科學家也正試圖將動物的晝夜垂直遷移行納入考量,以完整現有的氣候模型。博倫菲爾德表示,由於建模人員目前還未有可供校正的全球數據集(global dataset),如果將這個概念考慮進去,便能得知DVM動物的重要程度、豐富度以及變化,且衛星資料與模型兩相結合,也能將動物DVM及地球碳循環進行量化,提供更精準的資訊。不僅如此,這類衛星數據也與全球漁業有關:由於許多小型海洋DVM動物,都是深海獵捕者的食物來源; DVM信號越高,則越有可能找到這些動物的蹤跡。

 
有了這些數據參考,人們便能回顧動物過去一年來的遷移活動造成的影響,有興趣的朋友也能透過影片(https://scimonth. pse.is/LWD32)了解更多。

新聞來源
1. Nathalie Mayer, La plus importante migration animale dévoilée par un laser depuis l’espace, Futura, 2019.
2. French Space Laser Measures Massive Migration of Ocean Animals, NASA,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