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17-08-01生技領域,「人人」有責 428 期

Author 作者 陳映嘉/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生物工程博士,曾任職於美國生技新創公司,目前任職於臺灣生技產業。
人生百態,套在生技領域也是如此。

臺灣開始重視生技發展已有20年以上,至今仍是新政府主打的五加二產業之一,帶有全民的期待,但投資已久卻仍未見顯著的產值,到底臺灣的生技有沒有希望?在推動生技的人,無論來自政府、學研單位或是產業,用了什麼方式在努力?是累積的能量還不夠,努力錯了方向,還是已經存了看不見的能量而蓄勢待發?讓我們從不同人的角度來看看。

 

從領導人看趨勢

要能領導全國投入一個領域,莫非是政府的角色,而政府官員並非領域人士,當然會依照部門單位,尋求相關領域的專家。以生技領域來說,就是以科技部為主導,找生技領域的學者,規劃運用科技部經費的計畫申請及執行辦法,並協同經濟部進行產業推動、衛福部處理醫療相關事項、教育部培育人才,規劃大學系所增設等等。

臺灣要發展生技的原因,一方面是看好生技領域在21世紀產業成長的潛力,另一方面也是要讓臺灣的產業升級到知識與技術密集。因此在起步時,科技部聘任及請教的專家自然是學術界的生物科研究人員,他們最了解生物學科在國際上研究的最新進展,也是握有技術的人,能夠帶領全國鑽研最新技術、訓練技術良好的生科人才。早期推動下,臺灣訓練出大批生命科學研究人才,然而這些人才除了少數留在學研單位,許多人需要能夠進入產業。

西元2000年代,臺灣生科發展到中期階段,政府領導的方向便轉向輔導產業的形成,畢竟產業才是幫社會帶動經濟的,但是延攬成功的產業界人士進入政府部門服務談何容易?生技這個新興產業本來就還沒幾間公司,還要找到願意放棄本業、去當官可能得公開私人財務的企業家根本不可能,於是退而求其次,從國外挖角有豐富技轉經驗的學者,並以顧問的方式來廣聽生技企業家的意見,譬如延攬翁啟惠擔任中研院院長、成立行政院生物產業策略諮議委員會,均可說是這方面的實質表現。

而最近臺灣生技進入新的階段,選出流行病學教授陳建仁擔任副總統可見國家對生技的重視,新政府「生醫產業創新推動方案(BIIP)」當中的「國家生醫創新發展會(BDB)」,順利找到有豐富產業經驗的方威凱擔綱共同主席、並請具有創業與投資經驗的瞿志豪擔任創新長,由業界人士進入政府領導產業發展,期許接下來會為臺灣帶來空前的執行力,能與產業及民間力量無縫結合,為臺灣生技帶出新的高潮。

國家的政策和發展方向必定隨領導人而改變,在早期發展時,生技領域多由學者推動,因此重心放在學術研究和大學教育上,即便到現在仍可見學界和業界間的鴻溝,而造成生技產業有所謂「死亡之谷」,即從概念性驗證至進入臨床試驗階段中間的缺口。在過去10年 間,翁院長致力於早期新藥研發,臺灣生技在新藥研發這一塊便蓬勃發展,成立了數十家的新藥公司。目前BDB的新科領導人均有較深厚的醫材背景,可以預見臺灣生技的發展重點在未來幾年將轉向高階醫材方面。

 

高度專業的人才需求

過去20年,各大學吸引了大批優秀學子進入生命科學系,但是學生畢業後卻無法學以致用,臺灣的生技產業尚未成熟,無法吸收這麼多畢業生,大學教職名額也不多,生科系所的畢業生只得轉行或是出國。於是現在學生跟家長夢醒,生科系在大學系所排名一落千丈。

從生技產業的角度來看,反而感受到人才短缺,因為生技公司發展的過程中其實需要各種人才,譬如新藥產業除了要生科人才做研發之外,也需要藥學、化學、發酵工程、醫學、生物統計、商業等各方面人才,而醫材產業需要的工程師恐怕比生物學家還多。而且這些人才需經產業中的專業訓練,並不是在學校裡面會學到的,而是在學校訓練出的紮實基礎之上,從做中學習工作角色中專門的方法。臺灣生技產業之所以人才短缺,是因為這是個新興產業,過去沒有這樣的經驗,因此所有的人都是生技產業中的新手,並不是學校或業界任何一方沒有扮演好培育人才的角色。

那麼產業需要的人才都從哪裡來?企業領導人多半從海外大廠的主管職退下,或是國內傳統藥業開拓至新藥領域,他們多半在領域中有豐富的經驗與人脈來經營這間新創立的生技公司(以前沒有,所以都是新創)。基層的人才,在過去20年間大學增加的生科系所之下,培養了大批生科碩士,基礎研究與實驗能力都很紮實,雖然對產業較陌生,但可以被訓練,而企業中非研發部門的其他職位,則招攬相關科系畢業生,有時也訓練對其他職務有長才的生科畢業生。中高階主管就比較尷尬,在內部還沒有訓練出人才時,必須往外挖角,但臺灣產業不成熟、職場環境不佳,難以從國外挖角到有合適經驗的人,但畢竟生技產業已發展20年之久,雖然前兩波生技熱都泡沫化,仍然訓練出少數人才,在過去這段時間從基層做起,也累積了足夠經驗擔綱中高階主管。事實上,由於有經驗的人才較少,企業規模又不大的狀況下,生技業當中的專業人士通常身兼數個角色,在專業領域中培養成長的時間被壓縮,而展現個人特質的附屬角色則有機會大放異彩而變成主要職務,這現象使得年輕的生技從業人員快速得到升遷或是內部轉職的機會,但是也讓訓練出來的主管,相較於更成熟的國外產業,在專業上稍顯不成熟一點,企業在國際競爭上,就必須用其他方式來補足。

關於人才缺乏或斷層的問題,產官學都有意識到並做出努力。在民間,越來越多業界單位與大學推出各形式的教育訓練課程,將產業中實作所需的基本知識整理授課,而且不僅訓練自己內部員工,也開放給大眾促進整體產業的知識提升、訓練專業人才。政府也提出人才計畫,送博士出國交流,並延攬海外博士回臺服務,唯政府的人才培育計畫如果是開放給具有工作經驗的專業人士,在國外學習所能激盪出的火花可能更大、更能帶入可執行的新想法回到臺灣的產業當中。當人才培育以及延攬計畫都設限在博士時,由於甫獲博士學位者多半欠缺產業經驗與概念,他們可以從海外經驗中得到面對尖端技術的想法,但是如果要幫助產業突破框架、更上一層樓,則擁有產業經驗者在國外學習時,才能有所對照、捕捉對臺灣產業有幫助的想法和創意。

在產業中的專業人員需兼具專才與通才的特性。傳統上臺灣不同學門之間分得很開,不同科系的教授互相不了解對方的領域,因而無法帶給學生宏觀的概念,資深的前輩只擁有自己的專業知識,而缺乏對其他領域的求知慾,因而不易溝通,難以吸取更高的視野與國際觀來帶給手下。然而生技產業是個複雜的行業,從新藥的早期研究,到開發與臨床試驗,直到銷售,以及所帶動的周邊產業如檢驗試劑等,各方面都是專門的學問,臺灣人普遍缺乏對這個產業鏈的概念,並且新創公司皆只能專注於其中一塊。年輕世代看見跨領域的重要性,急著什麼都想學,卻無法在一項領域中專精,殊不知團隊合作的時候,每個人要有各自專精的項目,再加上溝通能力,才能成為絕佳團隊,光是能夠溝通,卻沒一樣精也是不行的。相較於國外生技產業較成熟處,臺灣生技業各部門人才的經驗與訓練稍顯遜色,但對一般公司來說,國外人才是可遇不可求,並沒有延攬的管道,因此若非國外人才個人和臺灣企業有密切聯繫,目前並沒有管道讓國外的專業人士來臺灣發揮貢獻。總括來說,人才方面仍有待各界持續努力,不同學門、學業界、國內外之間的溝通接觸要更頻繁,才能讓人人找到自己的定位。


創業的推手——專業投資人

生技公司需要大筆資金投注於早期開發,通常初期是向天使投資人募款,或是尋求創投基金投資。天使投資人通常是拿自己的錢投資的有錢人,投資金額低於創投,但是可以更快速進行。臺灣的創投和天使有許多是從傳統產業或是電子業轉投資的,多半習慣用本益比來衡量投資案,遇到沒有收益的生技產業,只得仰賴親友中懂得生技的人幫忙評估技術面,並且很大一部份的決策是選擇投資在可以信任的經營者,這經營者或許因為和投資人熟識而取得信任,或者因為選題在跟電子業較相近的某些醫材、或是較能理解的健康食品,又或者他有過人的表達能力,讓投資人聽懂認同他的市場營運模式,因而成功說服天使來投資。

創投運作方式則與天使有所區隔,一般創投是和投資人募款之後,經由專業的投資團隊評估投資案,再做投資。專業的投資者看的是市場潛力、技術、以及團隊執行力,以生技創投來講,更會考慮一個投資案目前研發到那個階段,經過投資推展到下個階段的時候,這個案子能夠增值多少,一般來說早期投資風險高,但是增值的比例也較高,於是創投會根據自己的投資人所能承受的風險,來選擇要投資那個階段的案子,願意投資的階段選定之後,接下來要從技術面評估達到下階段里程碑的可能性,這仰賴著投資團隊對於生物技術本身的了解,才能從經營者所提供的結果當中,預測未來進入下個階段的機會。在這個篩選專案的過程中,學術界的研究者想要把不可能的化為可能,企業經營者希望快速從多個專案中篩掉大部分,而集中資源在做最可能成功的專案上,投資者則希望分散風險、在多個將會失敗的案子中,投中有成功賺大錢的那一個,讓那一個所賺的錢能彌補其他所有的虧損。

其實各種投資人,某方面來說投資的是一個夢想和希望,一場撼動人心的好演講,經常就這樣抓住了希望!

 

跟隨風潮的一般大眾

關於生技的投資,目前是人人有興趣,各個沒把握,大家跟著新聞起伏,卻不知如何解讀。臺灣的投資市場小,生技股沒幾家,能選擇的太少,又生技公司上興櫃時多半還沒有營收,真的不知道如何評估它的價值,於是一般大眾多半跟著少數名人一窩蜂投資,變相成為炒股。社會大眾熱衷於投資生技股,表現出對於這個產業是有所期待的,尤其反映在政府組織上,然而大眾對生技領域卻相當陌生,僅從媒體當中得到片面的印象。

過去臺灣的產業多以中小型製造或貿易企業為主,和生技產業的性質大不相同,注重的是成本控管和市場的拓展。然而新藥產業是個寡占的行業,一顆藥一旦通過核准上市,即享有可能高達10億美金的市場,但這顆藥必須通過大約10年的發展及臨床試驗才會上市,所花費的成本也在10億美金等級,因此,大部分的生技公司無法承擔耗資耗時的開發過程,而是專注於開發過程中的某一階段,能夠將產品推展到下一個階段,便創造了更高的價值。在這樣的產業鏈當中,能夠和上下游公司相結合才是關鍵,而公司或產品的價值無法用產品售價和成本來估算,反而很重要的一部份需仰賴對技術評估的眼光,才能判斷開發中產品是否達到某個階段,又是否有可能成功走到最後,因為進入早期臨床試驗的藥物當中,不到10%能夠走到最後產品上市,所以投資生技產業需要更多的專業知識與經驗。

由於金額數目大,又沒有客觀標準,在專業不足的狀況下,這樣的投資對於國人是難以接受的,當自己投資時是盲目地跟投,而當別人投資賺錢時,以臺灣的社會氛圍,便讓人不免要質疑別人賺錢的正當性,見不得別人好,當自己投資失敗虧損時,雖然知道股市本來就有風險,但仍有許多人感覺受騙,要質疑政府是否防弊措施不夠完善。過去基亞及浩鼎這2件案子都是臨床開發階段走到較後期,加上其他理由成為生技股股王,卻因為臨床試驗失敗,造成股價大跌,即便按過去新藥研發的比例,本來就有一半機率可能失敗,但這情形卻引起社會大眾的情緒反應,甚或掀起是否有經理人犯法的議題,反映出投資人、經理人及各相關人士之間在看待生技產業的各個面相時,彼此有許多誤解。經一事長一智,投資人發現生技並不那麼夢幻,經理人要學習更有效的與投資人溝通說明,政府要疏通其中法律不合理處、制定更符合時宜的規定。這2年除了臨床試驗失敗的例子之外,也開始有新藥上市的正面消息,例如智擎生技的胰臟癌新藥已經在臺美上市,在過去2年都有分配股利,讓民眾對於臺灣人也有能力研發出新藥得到幾分證實和多一點信心。

 

結語

生技領域不見得是你的專業領域,但是需要你我共同努力!不管是領導者、專業人士、投資人、政府、還是一般民眾,每個人都在這領域中扮演了一種角色,角色間的互動左右著領域的發展,因此,請你跨出舒適圈、去和不同角色的人交流,當投資人了解經理人經營公司的策略考量,便不會有無法承擔的風險,當經理人弄清楚政府的法規,便不會不小心越界觸法,當政府領導人了解產業需求,便能夠得到業界的配合,當大家都多付出一些心力,臺灣的生技便多一些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