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19-04-01展現科學女力-第12屆臺灣傑出女科學家獎 448 期

Author 作者 李依庭/《科學月刊》主編。
上(2019年3)月21日,挪威科學與文學院(Norwegian Academy of Science and Letters)宣布今年的阿貝爾獎(Abel Prize)由美國數學家烏倫貝克(Karen Keskulla Uhlenbeck)獲得,其為第一位獲得此項殊榮的女性科學家。
 
一直以來,相較於男性,女性之於科學處較劣勢,更遑論數學領域。數學,是科學的基石,更是眾多科研領域的根源與延伸。不過,在數學學門中,卻鮮少有女性數學家取得顯著成就,所以在頒發科研相關獎項以表彰傑出女性的同時,數學領域相較於其他科學領域較少出線的原因之一。
 
全球傑出女科學家獎
 
有鑑於此,自1988年起由萊雅集團(L'Oréal)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UNESCO)所舉辦的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L'Oréal-UNESCO Awards for Women in Science)如今已邁向第21屆,遂決定於單數年公布「物質科學」領域得主時,增加數學與資訊科學領域,藉以肯定該領域的傑出女性。
 
黎巴嫩貝魯特美國大學(The American University of Beirut, AUB)自然保護中心主任薩利巴(Najat Aoun Saliba)、日本東京大學(University of Tokyo)化學教授川合真紀(Maki Kawai)、阿根廷巴爾塞羅研究所(Barcelo Institute)物理教授哈爾伯格(Karen Hallberg)、美國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電子和計算機工程學教授多貝希(Ingrid Daubechies)和法國法蘭西公學院(Le Collège de France)代數幾何學教授瓦贊(Claire Voisin)為今年於全球五大洲各選出的傑出女科學家。其中,多貝希和瓦讚是來自數學與資訊科學領域的科學家,前者是第一位擔任國際數學聯盟主席的女性,後者則是全世界僅5位取得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金質獎的女性之一,同時也是第一位進入法蘭西公學院的女性數學家。
 
臺灣傑出女科學家獎
 
自2008年起,由臺灣萊雅公司與吳健雄學術基金會也共同主辦「臺灣傑出女科學家獎」,以表彰臺灣傑出女科學家。為與世界接軌,主辦單位將今年從「物質科學」領域選出的女科學家,擴展至涵蓋「物質科學」、「數學」和「資訊科學」3大領域。最後由臺灣大學數學系特聘教授李瑩英獲得傑出獎;新秀獎則由臺灣大學地質科學系副教授任昊佳和交通大學電子物理學系副教授周苡嘉獲得本年度殊榮。
 

 
幾何分析的先驅者
 
獲得的傑出獎最高榮譽的李瑩英,是數學幾何分析領域的傑出學者。其研究著重於尋找及探討自然界中的極小曲面、均曲率流和具有特殊性質的自然代表元,更結合黎曼結構及辛結構,探究拉格拉奇極小子流形。不僅如此,這些相關的極小曲面研究也能應用在不同領域,不只是解決了許多數學理論上的證明或猜想,更能應用在石墨烯、超電容器或仿生、3D列印等材料上。
 
除了研究成果豐碩,李瑩英對臺灣的數學教育也不遺餘力,於2000~2007年間結合數學界專家學者,主動協助教育部修訂九年一貫的數學課程綱要,希望能解決當時因獨尊建構式數學教學法所造成的爭議和學生數學能力下降的危機。不只是親自主持最棘手的小學數學綱要修訂外,更為協助學生填補落差並能順利接軌新綱要,持續投入主持數學新舊綱要的補強和銜接計畫。在此期間,也擔任數學教科書審定委員會主任委員,負責全國小學數學教科書審查,確保新綱要內容的落實和品質。
 
在頒獎典禮上,李瑩英表示自己是一個從小即對數字敏感的小孩,透過快速計算幫忙家中的生意,遂開啟她在數學道路上的自信。獲得信心之餘,長大後的她在面對數學問題時,更享受著從全然無知到發現答案的過程,也逐漸發現自己在數學領域的天賦與熱愛,「數學對我而言就是做一件自己喜歡的事情,也像爬山或冒險,不斷挑戰自己及探索未知的世界!」而在科學理念上,她認為數學有入世和出世的一面,就像一把鑰匙,是一套可以幫助人們了解這個世界的語言。
 
不僅如此,李瑩英也肯定女性在數學領域上的能力,只是有時因缺乏信心而卻步,她更表示當個數學家不需出野外、做實驗,相較其他科學領域更適合女性。最後,她也勉勵並期許學子在研究的道路上要同時培養自身的眼界、態度與能力,就像一個面要有3個角支撐才能穩定,並隨時保持好奇、持之以恆。
 
人為活動與海洋氮循環
 
獲得新秀獎殊榮的任昊佳,是透過珊瑚和海底沈積物的紀錄進行研究,了解人為的氮排放活動如何對湖泊、沿岸生態、海洋氮循環和生產力的平衡與影響,並期望能藉由研究解決或改善其生命平衡。過去3年,任昊佳以南海為案例研究,解決對全球海洋氮循環認識的關鍵問題,此研究成果也發表在2017年5月的Science期刊中。在科普知識的傳播上,她也將自身的研究結果利用淺顯易懂的文字發表在《科學月刊》裡。
 
面對研究,她認為科學本質是探索未知,當遇到困難的事情,只要想清楚2個選擇,是要努力達成並克服或直接放棄,一旦下定了決心就要堅持做下去。不僅如此,她也鼓勵想往科學道路前進的女性,研究氣候變化的她,認為科學研究是在一個統計的基礎上看大數據進行分析,不過對於職業或興趣的選擇,卻不盡然符合科學數據這項理論。她表示,每個人都代表一個獨立體,並不屬於大數據中的一個數字,所以不論外界所統計出的女性科學工作者比例有多低,這些數字都沒有意義,而是應該捫心自問自己感興趣的是什麼,然後便勇敢去嘗試。
 
從電子顯微鏡中看世界
 
另一位獲得新秀獎殊榮的周苡嘉,研究專長為奈米結構的半導體材料、物質的相變化與成長動力學實驗,同時精通固態動力學的相關理論,每每賦予數據生動的理論模型與深入的物理意義。另外,她也利用奈米線相變化實驗,觀察成核與成長行為,此為第一次「成核」得以被實驗觀察與測量,此後她更進一步證實其為自然界中罕見的「均質成核」。不僅如此,她更以電子顯微鏡專長為基礎,致力於半導體奈米材料與特殊結構的整合,將半導體科技發展與基礎物理和材料科學連結,探究奈米尺度的新物理。其研究包含了解奈米尺度晶體的原子行為,像是三五族半導體奈米線的自組裝成長與控制、其物理性質與結構的關係、奈米矽化物在奈米線中的相變化與異質結構及介面的形成、不同材料系統之成長動力學與磊晶等。在這一系列的探討一維與二維奈米材料的成長、奈米尺度下的材料成長之實驗與理論模型研究中,至今已成功地提出幾項重要的奈米尺度物質行為現象,並將成果發表在Science、《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材料》(Nature Materials)、《奈米快報》(Nano Letters)、《美國化學學會奈米》(ACS Nano)等期刊中。
 
在頒獎典禮上,周苡嘉也分享實驗室中所拍攝的奈米結構照片,經過套色之後便形成一張張趣味且美麗的圖畫,她表示由於其研究一直以來都是藉由電子顯微鏡觀察晶體的成長,因此研究過程中離不開攝影或照片,所以,不管是實驗失敗或成功的照片,對她而言都是在探索科學的過程中,額外的樂趣與藝術。最後,她也表示科學的開始正是出於好奇心,並鼓勵對於科學領域有興趣的年輕學子,應保持好奇心、不對自己的未來設限。
 
結語
 
從以上得獎者的經驗分享可知,造成男女數理表現有明顯差異原因非關性別,惟偏見與自信才是其影響主因。「臺灣傑出女科學家獎」的建立,目的無疑時要消彌此種成見,更為樹立女性科學家標竿。在近年來女性意識漸漸提升與發展下,也逐步推動女性參與科學研究,不只是今年的阿貝爾獎,在去(2018)年的諾貝爾獎更出現2位女性得主,意味著女性也開始躍進科學的跑道上,展現出於科研領域所興起的女力。而在表揚女科學家的傑出成就之餘,更期望能藉這些典範鼓勵更多女性參與科學,促使科學界兩性均衡,進而加速科學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