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報導
文章專區
2019-11-15獻給徘徊在生物科圍牆邊不得其門而入的孩子們
455 期
Author 作者
李曼韻
關於生物課的教學,我有著太多太多分享不完的經驗與想法,但核心理念永遠只有一個:就是希望孩子們經由生物課,更理解生命的奧妙,更喜歡大自然,然後在大自然中被呵護,同時也呵護著大自然。
這樣的理念像塊石頭,大部分人看見的石頭就只是顆石頭,既不起眼,也沒價值,有時甚至視其為「障礙物」。我默默地努力,慢慢地把頑石磨成了心願。這個微不足道的小小心願,磨了大半輩子,就是想做好自然科的基礎教育,幫助更多人喜歡生物、保護生態。
有些人為我的「磨石人生」感到遺憾,有些人勸我務實一點,因為「學生讀書不外乎為了應付考試,考完試就還給老師了」。我多麼希望不要有那麼多人去認同這句話,卻也經常務實地自省:我自己呢?我已經把多少無形的知識還給老師了?我給學生的,他們又能記得多少?
幾次在夢中,我被學生丟過來的課本砸醒,嚇出一身冷汗。這促使我一直思考著:如何走出「讀書後緊接著考試、考試後又繼續讀書」這個循環。
在職涯舞台逼近鞠躬謝幕之際,我仍希望用頑石的精神來鬆動這個循環。
我的前兩本書《生物課好好玩》和《生物課好好玩2》大多是遍布生活周遭的戶外教材,目的無非是希望家長可以利用假日,和孩子們一起走進大自然,透過自主學習上幾堂生物課。關在教室上生物課真是悶啊!花開鳥啼、葉落蝶舞盡在窗外,課本上永遠是些很難讓人有感的器官、細胞,或不易見到的異國生物。但身為生物老師能有什麼辦法?課綱就是那樣條列,教科書就是這樣編寫。所以課後的連結就只能自立自學了,這裡所說的「連結」就是「生活經驗」、「生態環境」與「生物課本」的連結。貼近生活的學習內容,其實正是108課綱中強調的「素養」。
可是,編輯告訴我:小讀者們讀完兩本《生物課好好玩》後,到了課堂上,依然覺得生物課本好難喔!換句話說:短時間內,戶外課還是很難幫助孩子的成績突飛猛進,所以少有老師會在進度壓力之下砸時間去上戶外課。倒也不是說上課讀書全是為了考試成績,但若有一本書,能讓你透過文字的引導,進而理解課本中滿滿的「火星文」,在課堂上聽得懂老師的講解,不再覺得生物課很難,然後,看到了評量的分數提升,這的確是令人快樂的。最重要的是,這樣的快樂是過程,一個扎實的學習過程,並非僅存於看到成績進步的剎那。
我希望,第三本《生物課好好玩》,就是一本可以幫助你讀懂、理解,然後在評量上可以拿到好分數的書。你可能會說:那跟「參考書」有什麼不一樣嗎?市面上參考書何其多,輪不到我再來插一腳;更何況,中小學生讀最多的書就是參考書了,也不需要我來鼓勵閱讀。然而,中學生的課外時間,幾乎只讀參考書,這是一個教育怪現象。有時,學生反問我「要讀什麼書才能學好生物呢?」真是個好問題,沒有標準答案的好問題。
參考書不是不能讀的違禁品,但我不希望家長只買參考書給孩子讀。中學生只讀參考書必有其原因,因為「得分效益高」。參考書的優點是重點都條列化、表格化,清清楚楚地整理好了,只要照著背,拿分數可說是萬無一失。此外,還有很多練習題,大家都知道,高分祕訣無他,唯勤做題庫而已。但參考書的缺點呢?天下沒有省功的事啊,物理學中有個通俗好懂的道理:省時的機械必然費力。別人幫你做太多、做太好,你就失去學習的機會了。換句話說,若只讀參考書而不讀其他書籍,那麼在閱讀量、閱讀學習、閱讀理解,甚至是欣賞文章的閱讀力都會隨之下降。如此一來,真正需要你親自去歸納分析、整理重點的時候,你會因為練習不足而顯得吃力,更遑論提問、批判等其他能力,幾乎沒有磨練成長的空間了。
因此,回到學生的問題。「要讀什麼書才能學好生物呢?」我希望這一本書可以是其中一個答案。
這是一本注重理解的「導讀書」,除了緊扣課本中諸多重點之外,也點出學生在生物科學習中最容易誤解的迷思概念,當然也延伸出一些可以自學的小主題。此外,有許多跨章節的統整概念,將生物的內涵進行更緊密的融合,讓這些概念不再只是支離破碎的定義與名詞而已,這些統整都有助於持久而有效的學習。當然了,接下來要靠讀者親自去讀,融會貫通後整理成自己的筆記,學習才能見效。如果你選對書、用對讀書方法,別說是想讀懂生物課本的火星文,想銜接其他科普書籍的閱讀,相信都能更得心應手。
這樣一來,你是不是會更喜歡生物課呢?我希望是的,唯有你喜歡這門課,你才更有機會走進大自然,被大自然療癒,也有能力去療癒千瘡百孔的大自然。
你要說這是本另類的參考書嗎?無妨。但是,不要只是用指尖翻過,這是本需要慢慢咀嚼的書。慢讀,才能回甘。
僅以此書獻給所有徘徊在基礎生物學圍牆邊,不得其門而入的孩子與家長。
我們居住的世界有些什麼?生命的發現
認識生命現象與生物圈
{本章學習目標}
給學生:生物課,顧名思義是要學習與生物有關的知識。剛從六年級升上七年級的你,是不是被排山倒海而來的生澀名詞給嚇倒了呢?放心,先學習歸納、分類,熟悉生物學家如何以簡單的名詞整理龐雜的生物知識,以理解式的讀書方式親近這門課,一定會覺得越來越有趣喔!
給老師家長:從自然課到生物課,孩子的學習常常會卡在一些基本名詞的理解而難以前進。在生物課中,「代謝」常常是讓很多孩子卻步的名詞之一,本章除了介紹「生命現象」和「生物圈」,也簡潔地介紹「代謝」,讓孩子「小試身手」,建立求知的信心。後面幾章會有更進一步的說明。
關鍵字提示:#生命現象 #代謝 #感應 #生物圈 #化學變化 #化學反應 #蒸散作用
生物學家用二分法把世界上的事物分成生物與非生物。如何定義「生物」呢?課本會這麼說:「所謂『生物』,就是可以表現出生命現象的個體。」那麼何謂「生命現象」呢?先不要急著從課本裡找答案,先用你自己當例子,想一想生物有哪些和非生物不一樣的「行為」吧!這一題不是很難,你應該可以很快就想到:吃、排泄、呼吸、運動等等,顯然都是非生物不會有的行為。畢竟,你應該沒見過哪個活人可以不吃、不排泄、不呼吸、不運動吧?
那麼,除了人類以外的其他生物呢?拿植物來當例子好了,植物會行光合作用、蒸散作用,還會繁殖下一代,這些也都是非生物不會有的。
不過,光憑這樣的敘述還不夠「專業」,這時再拿起課本來看看吧。對於「生命現象」,課本是這麼說明的:「所謂『生命現象』就是生長、代謝、感應、生殖等。」嗯,「生長」和「生殖」聽起來很容易理解,「感應」呢?「感應」指的是生物體會感覺到環境中的變化,並做出適當反應,這反應通常是有利於生物生存的。例如我們的腳踩到釘子會迅速縮回,植物則在沒有陽光時就關閉氣孔。「感應」需要慢慢解釋,所以第五章才會繼續說明。
現在先簡單解釋「代謝」,後面的章節也會循序漸進繼續把這個名詞解釋更清楚。
「代謝」是什麼?
我們先從日常經驗說起,想必大家都一樣,一日三餐,也許還加個下午茶、點心和宵夜。這麼多食物吃下肚後都到哪兒去了呢?你可能會回答:「被消化了。」
那麼,消化之後呢?答案是「吸收」,吸收掉的養分必須被「用掉」,以便讓你長高、長胖。事實上,無論是消化、呼吸、用掉營養、合成肌肉後長大⋯⋯這些都屬於代謝。「代謝」這兩個字是「新陳代謝」的簡稱,我們常聽人說,多做運動能促進新陳代謝。其中的「新陳代謝」就是代謝。
再回到生物學的定義,解釋得更詳細一點,代謝是「生物體內細胞中各種化學反應的總稱」。哇,「化學反應」又是什麼?別緊張,先聽老師繼續說明。
吃下肚的食物變成營養,像這樣,世界上存在著各式各樣物質的變化,而物質的變化可依據其本質是否改變,或者是否有新物質產生,可分成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
化學變化也稱為化學反應,是指物質的「本質」發生變化,並產生新的物質。例如燃燒就是其中一種化學變化。木炭燃燒後產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相較於原來的木炭,就是新的物質,兩者的性質與組成都不同,因此這種變化過程正符合化
學變化的定義。
物理變化指的是物質的「本質」沒有改變,只有物質的「狀態或形狀大小」產生變化。例如水因溫度或壓力不同,會呈現出固態、液態、氣態等不同形態,但是它的本質還是水,且形態改變之後沒有新的物質產生。例如水呈現為固態時,就是冰,冰熔化為液態後,本質還是H★下標★2★O,沒有新的物質產生。所以水的三態變化為物理變化。
「代謝」中的分分合合:認識「分解」和「合成」
好了,現在你理解代謝是「生物體內細胞中各種化學反應的總稱」了吧?那麼,讓吃下肚的食物轉換成營養的各種化學反應,有哪些呢?主要有兩種,一是分解,另一個是合成。
「分解」指將大分子分解成小分子,例如我們吃下白飯後,主要成分澱粉被「分解」成小分子葡萄糖,而雞肉吃下肚後,主要成分蛋白質也一樣會被「分解」為小分子胺基酸。
「合成」則相反,是小分子合成大分子,繼續以上面的例子說明的話,雞肉的主要成分蛋白質被分解為小分子胺基酸後,再將小分子胺基酸「合成」為大分子蛋白質。咦?看到這裡你可能不禁疑惑了,先拆了房子又要蓋房子,有必要嗎?答案是必要的。再繼續用雞肉說明吧。雞肉的蛋白質分子很大,無法通過細胞膜進入細胞,所以必須先分解成小分子的胺基酸,才能順利進出細胞。再者,胺基酸要合成蛋白質,才能組成人類的肌肉,真正發揮作用。這就是為什麼「分解」
與「合成」都是如此重要。
新陳代謝就是這樣,分解、合成、合成、分解,不斷地分分合合。不斷消耗能量,或產生維持生命所需的能量,不停合成新的分子、細胞、組織,以替換衰老的分子、細胞等。有了新陳代謝,嬰兒才能長成孩童,才能長成大人。
生物圈有多大?
「生物圈」的英文是biosphere,由bio及sphere兩個字根所組成的,bio表示生命(life),sphere代表的是球形、圈子。「圈」的概念很容易理解,我們稱外圓中空的東西或形狀為「圈」,例如游泳圈、甜甜圈。地球是圓球形,外圍的空氣稱「大氣圈」,延用「圈」的概念來形容,海水、淡水、冰層組成了「水圈」,地表一層固體物質稱為「岩石圈」,這三者共同構成了地球上所有生物生存的空間。科學家將生物在地球表面生存與活動的地方稱為「生物圈」,其範圍約在海平面以上及以下各10公里,總共約20公里。
許多生物課本中都有一個常見的形容,就是如果把一顆蘋果比喻成地球,那麼,生物圈的範圍大約只是蘋果皮的厚度而已。這比喻好不好呢?為什麼都是用蘋果?橘子行不行?蘋果皮厚度該怎麼計算?以上都是好問題。請進一步算一算、想一想,答案在本篇文章的最後。
我們在這裡先引導大家以「比例」的概念探究這個問題。首先,我們如果知道蘋果的半徑以及蘋果皮的厚度就可以知道其比例,同樣的,我們如果知道地球半徑,生物圈範圍已知為20公里,那麼,也可以算出其比例,只要將兩者的比例相互比較看看數值是否相當,就知道以蘋果皮比喻生物圈範圍這個比例是否恰當了。就請大家動腦想一想吧!答案在本篇文章的最後。
生物圈裡有什麼?認識和我們截然不同的生物
生物圈內因環境不同,多種生物形形色色。以人類的角度思考,如果以旅遊的形式,到北極圈看一下極光或到南極探望國王企鵝還可以,若是長久居住,想必你就會渾身發抖,直呼不可能了。同理,登高山固然可以自我挑戰,但高山空氣稀薄,一樣不適合居住。沙漠呢?缺水是個大問題,那就更別提深海的水壓了。
但這些不適合人住的地方依然有生物的蹤跡,為什麼呢?是因為這些生物比較能吃苦耐勞?不是喔!主要是這些生物已演化出特殊的構造或適應策略,足以應付在惡劣環境中存活的難題。例如仙人掌科的植物,葉子演化為針狀或小刺,主要功能在於減少水分蒸散,其次,也能嚇阻動物吞食。除了針狀葉之外,莖演化為肥厚多漿的肉質狀,得以儲存水分,同時,根系覆蓋範圍寬廣,下大雨時可吸收最多的水分。這些特殊的構造,都是仙人掌得以適應乾燥沙漠最主要的原因。所以,種仙人掌時不需要經常澆水,也要注意排水,就是因為這個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