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報導
文章專區
2019-04-01基因改造生物體的應用及對食品、環境安全的影響
448 期
Author 作者
陳淵銓/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生物化學博士。
什麼是基因改造生物體?
傳統的基因工程(genetic engineering)技術主要用於基因選殖(genetic cloning),選殖位置須有特定核酸序列限制位置(restriction site)存在,再利用限制內核酸酶(restriction endonuclease)加以切割,研究人員無法自行選擇切割位置,不但缺乏效率及準確性,篩選亦十分耗時費事。
有別於以往,新式基因編輯(gene-editing)技術,如鋅手指核酸酶(zinc finger nuclease, ZFN)、轉錄活化因子類似的作用子核酸酶(transcription activator-like effectors nuclease, TALEN)及叢集有規律間隔的短迴文重複序列(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 CRISPR),藉由核苷酸專一性鹼基互補性配對(complementary base pairing)的原理,結合非專一性的內核酸酶作用,使得研究人員可以隨意設計切割的位置。其中,CRISPR與其他方法相較因同時具有無物種限制、精確、迅速及節省等優點,已成為目前最熱門的技術。
隨著基因編輯技術日益成熟穩定,各種基因改造生物體(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 GMO)陸續產生,其可分成基因改造微生物(細菌、病毒、真菌及藻類等)、植物及動物三大類(圖一)。
GMO是透過加工且非自然的方法改變生物體原有的遺傳物質,最終所製造出來的,這個「人造生物」可能與自然生長或經人工培育但未直接涉及基因改造的生物體不同,為進行適當管理,有必要明確定義GMO,以利與其他生物作區別,進而行使不同程度與範圍的管制。然而,目前世界各國或國際組織對所謂GMO的定義並不一致(表一),除了相關的管制寬嚴程度不同,在基因編輯技術的管理政策傾向上亦有差別,而各國的管理態度多取決於該生物是否屬於GMO,不屬於GMO者傾向不予列管(如美國、澳洲、日本),但也有態度尚不明確者(如歐盟、中國)。
GMO的相關應用
目前,部分與GMO相關的應用仍在實驗室研究(細胞培養、動物實驗)階段,有些則已進入田間試驗(field trial)或臨床試驗(clinical trial),或已製成各種產品上市供人類使用。
基因編輯技術應用於生物的改良
微生物
GMO微生物具有抗極端環境、抗噬菌體、生長快速、低汙染及安全等特性,可確保產品的產量高、品質佳及成本低,主要聚焦在酵母菌及乳酸菌的改良。目前已獲准使用的基改酵母菌包括麵包酵母與啤酒酵母:麵包酵母可以製造發酵良好、鬆軟可口的麵包,這種微生物在烘烤後會死亡,一般認為比較安全;基改啤酒酵母可在釀造時防止餿酸味的產生及簡化釀造的流程,較不會造成汙染並節省成本;基改乳酸菌則可以用來製作乳酪(cheese)、優格(yogurt)、食醋、醬油及黃酒等食品。此外,該類型的GMO還有潛力研發出可生產疫苗、藥品的酵母菌用於醫療,可分解塑膠垃圾的細菌或浮游生物用於污染防治,可減少溫室氣體的藻類(矽藻)用於環境保護。
植物
相關農作物具有抗逆境、抗蟲害、抗疾病及抗除草劑等特性,可確保農產品的產量高、風味佳、儲存期長及栽培易,提高種植的效益,緩解主要糧食的短缺,亦可創造耐受力強、不受環境影響、含較多營養成分或有更長保存期限的農作物,如稻米、玉米、大豆、黃豆、阿拉伯芥(Arabidopsis thaliana)、菸草及蕃茄等。此外,還可能開發出耐鹽、抗旱及防風的植物用於水土保持及環境保護,或生產疫苗或藥品(如抗生素、胰島素等)相關的植物。
動物
在動物方面,其具有生長快速及產生特定成分、功能等特性,可用來製造含有有效或活性成分的物質(如醫藥蛋白質、工業黏著劑、環保酵素及疫苗等)供人類使用;基改斑馬魚可以產生螢光,作為觀賞魚種。研發中的GMO動物包括:可生產較多肉品的基改家畜(如豬、牛),有助減免使用萊克多巴胺(ractopamine,俗稱瘦肉精)或動物用藥;可圈養且生長快速的基改鮭魚,富含營養並具高經濟價值;無生殖能力的基改蚊子有助預防疾病;具抗病力的基改蜜蜂有利花粉傳播及增加農作物產量。
主要應用類型
1. 增產型:修改微生物生長的基因,以加快繁殖速度並提高產品品質及產量;轉殖抗逆境、耐除草劑、抗蟲害或抗病的基因到植物體,可增加農作物的收成量;修改動物的肌肉生長基因,增加肉品的生產量等。
2. 熟控型:修改植物熟成的相關基因,調整農作物的成熟期或延長儲存期;修改動物生長的相關基因,調整動物的體型大小及生長的速度等。
3.營養型:修改生物養分相關的基因,生產特定的營養素,提高營養價值,可避免缺乏某種營養素的疾病。如生產富含各種維生素及蛋白質的酵母菌、富含維生素A及B的稻米、富含維生素 C的蔬果、富含蛋白質的豬肉或魚肉。
4.保健型:將某種病原抗體或抗毒素基因轉殖到農作物中,藉由糧食的生產取得大量抗體或抗毒素;將減毒或去活性的抗原基因轉殖到農作物中,人類經由食物攝取而吸收疫苗產生抗體,增強免疫力;修改經濟作物基因以減少有害物質產生,如無咖啡因的茶及咖啡等。
實例說明
微生物
在2007年,美國杜邦公司(DuPont)使用CRISPR技術改造用來產生優酪或乳酪的「嗜熱性鏈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基因組,使其成為噬菌體不敏感性突變株(bacteriophage-insensitive mutant)而免受侵襲,避免嗜熱性鏈球菌因受到噬菌體感染而產能降低。
到了2016年,美國的植物學家利用CRISPR技術切除6個導致白色鈕扣型蘑菇(Agaricus bisporus)褐變的多氧化酚酶(polyphenol oxidase, PPO)基因其中的1個,降低了約30%的PPO的活性,可減緩了蘑菇的腐壞,使得不會褐變的蘑菇成為近年獲得美國農業部(U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USDA)核准通過的30個GMO之一。
而今(2019)年,中國和瑞典的科學家利用CRISPR技術切除酵母菌(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的
FAA1、FAA4、POX1、ARE2、PAH1、LPP1、DPP1和
ARE1共8個基因,簡化菌體內的脂質網絡(lipid network),使得酵母菌的自由脂肪酸(free fatty acid)生產量在10日內增加超過30倍。
植物
玉米的AGROS8基因在乙烯反應(ethylene responses)路徑中擔任負調控者(negative regulator)的角色,在乾旱時栽培玉米會誘發此乙烯反應而減少產量。在2017年,美國科學家利用CRISPR技術在AGROS8基因的啟動子中嵌入一段來自玉米的中強度啟動子GOS2,增強AGROS8基因的表現,以降低乙烯所造成的不良作用,發現此新種玉米在乾旱的環境下種植,仍可維持接近正常的產量。
真菌(Magnaporthe oryzae)引起的稻熱病(rice blast)是重要的水稻病害,植物的乙烯反應因子(ethylene responsive factors, ERF)是受乙烯調節的轉錄活化因子,在水稻中也是引起稻熱病的真菌之易感因子。在2016年,中國科學家利用CRISPR技術突變了調控ERF的OsERF922基因,降低其對真菌侵襲之感受性,發現可以增加水稻對稻熱病的抗性,但不影響其他的性狀。
小麥麵粉的水不溶性蛋白──麥膠蛋白質(α-gliadin)是造成乳糜瀉(coeliac disease)的主要過敏原。在2018年,西班牙科學家利用CRISPR技術刪除野生型小麥共45個麥膠蛋白質基因其中的35個,發現這個新品種的小麥麵粉造成的過敏反應可以降低85%。
動物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US FDA)於2015年核准了第一個作為人類食物的基改鮭魚(由美國麻州Aqua Bounty公司所研發),這種基因改造鮭魚生長快速體型較大,可大量圈養繁殖,供應人類食用。
到了2017年,美國魚類科學家利用CRISPR技術改造鯰魚胚胎的肌肉生長抑制素(MSTN)基因,發現長成的鯰魚平均體重增加29.7%,大幅增加養殖產量。此外,他又使用CRISPR技術成功抑制鯰魚3個生殖激素基因,這些基因須過特定激素處理後,鯰魚才能進行繁衍,避免基改魚類逃脫至野外,破壞生態平衡或造成生態浩劫。
2017~2018年,中國研究人員使用CRISPR技術編輯豬和牛的肌肉生長抑制素(myostatin, MSTN)基因,發現改造後的MSTN基因在細胞培養及胚胎中可抑制肌細胞的增殖與分化,引起動物表現「雙肌性狀(double-muscling phenotype)」,如明顯的肌肉突出物、較寬的背部或臀部等,促進動物產生更多的肉。
GMO對食品及環境的影響
有鑑於基因編輯技術在生產農作物、畜產品、水產品及食品的應用逐漸增加,技術發展十分迅速,科學家已成功培育出許多基因改造動、植物及微生物,有利的效應十分明顯而廣泛,但在有關食品安全和環境安全的議題上,仍有相當隱憂或可能的風險(表二)。
GMO用於水土保持、節能減碳、汙染防治及減少棲地開發等環境保護的功能爭議較小,用於產生抗病、抗蟲害、抗逆境及產量高的農作物亦無太大問題,可能的風險或無明確證據或已具備有效的防治策略。然而,基因改造食品是否對人體健康有害則是很大的爭議,目前正反意見都有,支持者認為有害證據不足,反對者則認為仍有相當風險存在,例如:遺傳物質藉由表現而非經由生殖的方式傳遞到活細胞(生物體)之水平基因轉移(horizontal or lateral gene transfer)及非專一性表現產生的蛋白質引起的食物過敏(allergy)和免疫毒性(immunotoxicity)等(圖二)。
目前,我國對於被認定歸屬於基因改造的食品在研發、生產及上市前、後由主管機關,依相關法規加以管理(表三)。產品上市前須依法辦理查驗登記,經專業委員會審查通過,並有明確標示方得上市。上市後則應有嚴格的產品安全監控,評估項目包括:
(1)有無直接影響健康因素;
(2)是否造成過敏反應(致過敏性)或免疫毒性;
(3)是否產生有毒性物質;
(4)植入基因是否穩定性;
(5)基因改造後的營養成分是否發生變化;
(6)基因植入後是否發生非預期或非專一性表現。
結論
雖然嶄新的基因編輯技術促成的生物科技的創新,GMO應用範圍日漸廣泛,在促進國家的發展上有很大的重要性,但由於各界對於GMO影響食品安全及環境安全的問題,仍存有相當疑慮,在扶植相關的生技產業發展時,亦須兼顧風險分析,執行風險分級管理。
現今所謂GMO的定義模糊,且世界各國不一致是管理上的盲點,決定基因編輯技術產生的生物是否屬於GMO,應透過管理模式配合判別原則,考量其必要性來進行確認,管理模式可包含產品導向(product-based)及製程導向(process-based)兩種,其中產品導向管理模式較為明確,針對最終產品進行規範較有利於政府管理,亦較不會阻礙新興生技產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