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19-12-01一濺你就哭─那些「催人熱淚」的化學物質 600 期

Author 作者 蘇順發/有機材料專業,目前任教於南臺科技大學化學工程與材料工程系。

國際普遍禁止的武器

2014年 9 月,香港雨傘革命,示威者佔領政府總部附近的夏愨道,香港警方以催淚彈進行驅散,當日警方共發射87 枚催淚彈。今 (2019)年 6 月香港開啟「反送中」行動,執法人員發射多枚催淚彈,大劑量催淚氣體對民眾造成的傷害也升級。超過90%的前線記者在吸入催淚彈氣體後,出現呼吸系統的病症,比如長期咳嗽,甚至氣促、咳血的症狀。

早在1925年,日內瓦公約(Les quatre Conventions de Genève) 就已經明令禁止催淚彈等化學毒氣在戰場上使用,大部分國家都簽署並遵守協定。然而,催淚彈卻被某些國家用於鎮壓群眾運動……


催淚彈的起源

運用防護毒劑、煙幕或縱火毒劑等物所進行的戰爭,統稱為化學戰。化學武器在使用上可區分為毒劑、煙幕劑、縱火劑等三類,而毒劑定義為:「凡化學物質不論為氣體、液體、固體而能產生毒害或強烈刺激者概稱毒劑」。從生理作用來看,又可分為催淚、噴嚏、糜爛、窒息、癱瘓、血液與神經等七類毒劑。

催淚毒劑(lachrymator agent)會刺激眼睛黏膜,使人流淚或暫時失明,在戰術上用於擾亂、平時用於防護訓練及維持治安。催淚彈則是以鄰-氯代苯亞甲基丙二腈 (2-chlorobenzalmalononitrile, CS)、二苯並[b,f][1,4] 氧雜吖庚因(Dibenz[b,f][1,4]oxazepine, CR)、2-氯苯乙酮(phenacyl chloride, CN)與辣椒素(capsaicin) 等化學物質為主材料的化學武器統稱。在戰場上,催淚彈用於在僵持階段引出對方戰壕中的敵軍;而在街頭,催淚彈是為了在短時間內快速驅散聚集在一起的人群。

毒劑與催淚物質,究竟是什麼時候開始被使用的呢?西元前404~431 年間,斯巴達人曾於伯羅奔尼撒戰爭 (Peloponnesian War)中,在雅典所佔領的柏拉提亞(Platea)與菲廉(Velinm)兩城下燃燒摻染硫磺和蘸 瀝青的木片,煙霧彌漫下守軍深受其苦,這是歐洲戰場上應用毒氣的最早記錄。到了1912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法國將溴乙酸乙酯(ethyl bromoacetate) 作為催淚彈用於員警勤務中;後來戰爭爆發,法軍也將裝有溴乙酸乙酯的手榴彈用來對抗西部戰線伊珀爾 (Ypres)的德軍。


保安警力的鎮暴標配

一次大戰期間,任職於美軍化學武器部門(Chemical Warfare Service)的弗里斯(Amos Fries)將軍,將 化學毒氣描繪成現代化和人道主義的象徵。戰後,弗里斯以「和平時期使用的戰爭氣體(war gases for peace time use)」為口號,向警方宣傳催淚彈可作為無害的 鎮暴工具,當時正值南方黑人人口大量流入費城,弗里斯於1921年夏天帶著他的團隊,在演習中以大批員警包圍六個手持150 個催淚手榴彈的「暴徒」,被催 淚彈襲擊後各個捂著眼睛如鳥獸散,成功地向美國警界展示催淚彈的威力。1930年間,催淚彈已成為美國絕大部分警局、國民警衛隊、監獄和私人保安公司的標準配備。

1965 年,英國宣布成功研發改良版的CS氣體,比原有的氣體造成更嚴重的過敏反應。很快的,這種新氣體就被用於鎮壓北愛爾蘭獨立運動。另外,60年代末70年代初也是催淚彈衍生品推出的關鍵時期,含 CS 的 Mace 防狼噴劑、含胡椒素的 Capsaicin Spray 胡椒噴霧劑、Pepper Spray 辣椒噴霧劑都在這時註冊了商標,之後幾十年全世界街頭所用的鎮暴武器,很多都是緣起於這個時期。……【更多內容請閱讀科學月刊第60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