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封面故事
- 2019年
- 600期-諾貝爾獎特別報導(12月號)
文章專區
2019-11-29科月五十之檢視現在 轉動,科學教育的齒輪─《科學月刊》與我
600 期
Author 作者
曾耀寰/中央研究院天文與天文物理研究所研究副技師,本刊理事長。
為了準備《科學月刊》五十周年紀念,各項活動在編輯部和一群科月朋友們的協助下,目前仍持續進行中。過去,筆者曾參加科月四十的相關活動,並與李國偉老師共同規劃和推動2010年科普閱讀年系列活動,在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分北、中、南、東四區陸續舉辦「科普書閱讀研習營」。當年,在林孝信老師積極奔走協調,呼朋引伴找了許多單位的熱情參與,各種研討會、讀書會和科普演講在全省各地積極展開,相較之下,科月五十的相關活動則稍顯遜色。
從客觀環境下,臺灣在這十年的科普活動有了很大的轉變,在科技部科學活動及影片產製的投入與學界的積極參與下,讓其普及性於臺灣各角落紮根。在科學傳播的手段上,網路多媒體經營成為主要工具之一,許多科學性網站以即時刊登的方式,針對社會上出現的科學性議題,快速地做出反應,例如以傳播科學為主的Youtuber 或網路直播等讓科學的普及更加有看頭。在這樣的環境下,許多人為傳統科學傳播方式的未來擔憂,但筆者認為,本著一份提供優良刊物內容的初心,才是科學普及的本命。
1978年8月,由《科學月刊》主辦的科學才能少年選拔現場。
1980年12月,《科學月刊》與民生報合辦的第一屆通俗科學寫作競賽。
科學普及與教育的現況
筆者在學生時期其實並沒有看過《科學月刊》,到了研究所,則經常在圖書館看國外的科普雜誌, 例如《科學美國人》(Scientific American),當中經常有天文相關的文章,都是由該研究領域的專家學者撰寫,因此有全面性的回顧和介紹,雖然內容對一般人稍嫌艱澀,但對有興趣的人來說,是很好的入門基礎。還記得當時看完一些文章後,心中就有一股分享給他人的悸動,因此,便改寫後投稿至《科學月刊》,也幸運地獲得刊登。如今,筆者仍記得是一篇介紹恆星形成的文章,標題為《恆星的童年》。之後,便陸續寫作、至今筆耕不輟,雖也曾投稿在其他刊物,但大多數文章還是獻給《科學月刊》。這次的際遇,不僅是開始筆者科學創作的路,遂開啟與《科學月刊》的連結。
經過一段時間的編委會參與,認識許多科月朋友,也和各種不同個性的朋友們有了不錯的合作經驗,其中,最讓筆者印象深刻的是林孝信老師。時值科月四十的系列活動,假日期間參與多次的籌備委員會議,從旁看到林老師精力充沛地全臺走透透,聯繫各個科教研究單位,整合各項計畫。在整整一年的時間裡,舉辦三場茶會、九場研討會、296 場科普演講和科普閱讀年活動,參與的個人和單位超過670 個,當中的科普演講是召集各大學研究單位的專家學者到全臺各地學校、科教中心和圖書館等教育場所,直接與一般大眾面對面,傳授科學知識、傳遞教育。這也是當年《科學月刊》創辦的初心:理想、啟蒙和奉獻。
經過了十年,《科學月刊》改變了什麼?臺灣科學普及與教育又改變了什麼?如前所述,目前已有很大的進展,有賴於政府計畫性地投入許多經費,儘管這些年經費似有縮減,但在熱心教授召集人的持續努力下,活動的質和量皆有長足的進步。「 展望」、「 探索」、「 科學史沙龍」和「週日閱讀科學大師」等系列演講;教育基金會舉辦的「青年尬科學」、「吳健雄科學營」和「遠哲科學趣味競賽」等科學營活動;科普影視、科教相關的高品質網路直播,如「科普一傳十」等節目等,在在顯示科學家們的熱忱奉獻與創意,將一同與政府、學校和民間單位推動臺灣的科學普及和科學教育。
莫忘初衷的期盼
早期《科學月刊》的建立,是因為 1960、1970 年代臺灣科學知 識內容和各項資源的普遍匱乏,科學家們出自對社會的關懷而創辦的科普刊物,時至今日的網路時代,各種沒聽過的科學名詞都 可以直接上網Google,科學知識 來源除了氾濫還是氾濫,已不見匱乏,匱乏的是人們對科學知識的判斷和科學方法的能力,套句現在的流行語,是素養匱乏。回想當初參與《科學月刊》的起點是自己投入撰寫科普文章,而這份文章的產生是經過閱讀多篇相關文獻後的成果,換言之,是需要幾經反覆閱讀內化後,才能誕生的作品,因此,筆者認為,好好的閱讀應是學習的基本。……【更多內容請閱讀科學月刊第60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