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19-11-15專題導讀:從離岸風機掀起的海洋生態革命 455 期

Author 作者 林幸助/國立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
臺灣能源高度依賴進口,面臨氣候變遷、全球暖化及核能安全疑慮下,立法院於2015年6月通過「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明訂減碳目標於2050年降至2005年排放量的50%以下,並於2025年提升再生能源發電比例至20%。
 
為滿足2015年12月巴黎氣候協議(COP21)的國際減碳要求,政府積極推動國內離岸風場開發,其中風力發電的長期目標為2025年達成4.2百萬瓩(GW)的發電量。臺灣海峽水淺,加上風力資源充沛,是適合發展離岸風力發電的潛力場址。經濟部能源局在2015年7月2日,公告36個離岸潛力風場,總裝置容量27.7百萬瓩,相當於2014年臺灣電力需求的52%,期望成為核電替代選項。臺灣第一個商業規模的離岸風場──海洋風電(Formosa1)位於苗栗縣海岸2~6公里處,共計22架風機,已於前(2017)年4月商轉。

離岸風機可能破壞海洋生態,
⋯⋯它是怎麼辦到的?

然而,離岸風機或風場可能對海洋生物或生態造成影響。離岸風機可能會因建置過程及營運產生的噪音與電磁場等,改變水文、水質、底質、地形及地貌,影響海洋生物生理、生態或行為,進而使當地海洋生態系結構與功能遭受破壞,甚至殃及漁業資源。不過,其影響程度目前尚無定論,仍須就位址條件與生態環境個別評估,以及是否有配套環境友善計畫來衡量。目前國內在離岸風場海洋生物或生態監測,都只以現場調查的方式進行,很少探討這些干擾因子可能造成生物何種潛在影響,目前相關研究仍不多,且幾乎來自歐洲與美洲。此外,風機營運後亦可能帶來負面影響,因此需要進行生物學、生理學或生態學研究,並進行長期生態監測。


 

為海洋帶來的效益也須納入考量

除了上述的潛在威脅外,離岸風場的影響也可能是正面的,例如「人工魚礁」、「海洋保護區」或「限漁」的效果。離岸風機本身的結構物及基座表面會生長附著生物,可提供食物、棲息、庇護、孵育及路標的功能,發揮人工魚礁的效果,吸引及培育岩礁棲性魚類資源,使原本的棲地從沙泥軟底質變為岩礁硬底質,物種數可能因此增加。因此,對於當地海洋生態的影響究竟是正或負,實難以預料,而且隨不同階段興建與營運過程都可能有不同的影響。
 
為提供國內亞熱帶海域本土離岸風機對海洋生態影響的科學證據,科技部在經濟部的委託下,於前(2017)年3月至今(2019)年4月推動了兩年「離岸風力發電對海洋生態影響之調查與評估」整合研究計畫,共集合全臺灣15所學校或研究單位,並有17位主要研究人員參與。此計畫分成三大面向:
 
一.水質、浮游生物生態、資料庫與模式建構
二.離岸風力發電對生物衝擊
三.底質環境與底棲生物生態。
 
在雲彰隆起海域的潛力風場,實地調查並量測包含水文、水質、浮游生物、魚類、底棲生物、風機基樁附著生物、鳥類、蝙蝠與鯨豚等不同生物與環境資料,並量測評估離岸風機噪音對鯨豚、魚類與甲殼類等海洋生物的潛在衝擊。

從科學證據建立的起點,能否延續進行?

兩年計畫執行結束,研究成果豐碩,對於臺灣海峽離岸風機的生態影響已有初步結論。有了這些基礎研究的科學證據,才能夠有效地提供未來風力發電推展、與民眾溝通、教育宣導、從事環境影響評估及永續經營管理的依據。而後續在離岸風場海域繼續進行海洋生態系結構與功能的研究及影響評估,以建置長期生態監測系統,實有其迫切性及必要性。
 
可惜,此整合計畫剛推動兩年,在已建立本土研究方法的基礎上展現計畫豐碩成果之際突然喊停,無法在離岸風機建置與運轉施工的中、後期繼續進行研究,完成原預定四年的評估調查,頗為遺憾。為讓國人充分了解離岸風機對臺灣亞熱帶海域可能產生的正面及負面影響,避免誤信坊間道聽塗說的片面之辭,此專題邀集曾參與執行科技部「離岸風力發電對海洋生態影響之調查與評估」整合研究計畫中各領域專精學者,以此計畫所衍生之本土初步科學研究結果為基礎,從水質及海洋生物生理、族群、群集乃至生態系各層級,包含負面衝擊及正面效益,剖析離岸風場對於臺灣海洋生態系統的可能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