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購物車
(
0
)
HOME
×
關於科月
關於科月
科月目錄
科報目錄
購買科月
訂閱方案
優惠方案
諾貝爾系列
購買單期
購買通路
投稿須知
推廣專案
星火相傳計畫
支持專案計畫
進階搜尋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繁體中文
English
ig
line
facebook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Search / 搜尋
分類選單
- 文章分類 -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科技報導
文章專區
2019-11-15
終結癌細胞轉移命運 國衛院研究找到關鍵機制
455 期
Author 作者
編輯部
癌細胞轉移
國衛院
【本刊訊】癌症在臺灣,蟬聯國人十大死因榜首多年,此病症難以處理與控制的地方在於,癌細胞可能會從原來的病灶部位轉移到身體其它部位,最終不僅導致治療上的困難,且死亡人數也正持續攀升。近日,國家衛生研究院(以下稱國衛院)研究員於《癌症研究》(
Cancer Research
)發表最新研究,透過轉殖小鼠實驗找到癌細胞轉移的關鍵機制,不僅為癌症病患開發新的治療策略,更從現有臨床藥物中找到可用的材料!
癌症的早期診斷與治療,一直是研究及臨床工作者面臨的嚴峻挑戰。根據國衛院新聞稿,該院免疫醫學研究中心主任譚澤華與研究團隊於2011年所進行的研究,首度發現,調控發炎反應的GLK蛋白激酶(GLK inase)為自體免疫疾病的致病關鍵。過去,譚澤華與臺中榮民總醫院胸腔外科主任徐中平等人的研究結果指出,GLK蛋白激酶過度表達與多種自體免疫疾病及肺癌、肝癌、胰臟癌等癌症有關,使得該研究成果具有極高的臨床應用價值。以時下熱門的癌症免疫療法(cancer immunotherapy)為例,由於患者在療程中常有自體免疫發炎反應,若能抑制GLK蛋白激酶,不僅可控制癌症復發轉移,同時避免產生自體免疫疾病。雖說這樣的發現可預測患者日後癌症復發轉移的可能風險,不過當中的作用機制仍然不清楚。
於是,譚澤華與國衛院助理研究員莊懷佳組成團隊,長期致力於探究GLK蛋白激酶控制癌細胞產生遠端轉移,歷經六年的時間,終於找到關鍵機制。過程中,譚澤華與團隊建立GLK基因轉殖小鼠模型,於GLK轉殖小鼠體內模擬人體癌細胞中GLK蛋白激酶大量表達的狀態,再將GLK轉殖小鼠與肺癌小鼠進行配種。實驗結果發現,在GLK轉殖小鼠子代中,原本只出現在小鼠肺臟的癌細胞,竟會轉移至淋巴結、肝臟、骨骼及腦部,顯示GLK蛋白激酶過度表達會誘發肺癌細胞產生遠端轉移的連鎖反應。
事情是怎麼發生的?首先,GLK蛋白激酶與骨架蛋白(scaffold protein)IQGAP1形成GLK-IQGAP1蛋白質複合體,GLK蛋白激酶磷酸化後活化IQGAP1,造成肺癌細胞移行,誘發肺癌細胞產生遠端轉移。研究更發現,腫瘤組織中的GLK-IQGAP1蛋白質複合體越高,則病患存活率越低;而GLK誘發IQGAP1磷酸化越高,病患存活率下降更明顯。因此,GLK-IQGAP1蛋白質複合體及GLK誘發的IQGAP1磷酸化程度,將能作為癌症復發轉移的預測指標及治療標靶。
有了這樣的發現,研究團隊便加緊腳步,從現有臨床用藥中鑑定出GLK蛋白激酶的小分子抑制劑,並於今(2019)年10月發表於《美國生物實驗學學會聯合會會刊》(
FASEB Journal
),透過老藥新用來治療自體免疫疾病及癌症復發轉移。此外,GLK-IQGAP1蛋白質複合體的研究成果目前已申請臺灣、美國及多國專利,未來亦將持續研發並尋求與國內外藥廠進行技術轉移或藥物產學合作,盼能為多種癌症轉移及自體免疫疾病的患者提供治療的新契機。
新聞來源
〈肺癌轉移難治癒標靶治療現生機─GLK-IQGAP1蛋白質複合體─〉,《國家衛生研究院》,2019年11月4日。
回列表頁
加入收藏
列印
相關推薦
科學月刊 11月號/2019 第599期:犯罪潛意識-已完售-無...
售價 $249
新訂一年方案:《科學月刊》一年12期
售價 $2780
新訂兩年方案:《科學月刊》二年24期
售價 $5300
TOP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
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