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選文章
文章專區
2017-07-01以無窮遠為前進的道標:劉繼峰教授專訪
571 期
Author 作者
黃化臻/臺灣大學獸醫系學生,臺大逆思新聞研究社現任(105學年)社長。
由中央大學和台達電文教基金會頒發的「年輕天文學者獎」,2016年的獲獎者為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劉繼峰教授。其透過對特定天體進行長時間的觀測,研究黑洞吸引周圍質量產生的「吸積盤」、及黑洞旋轉加速粒子形成的「噴流」,並在兩者間的交互作用上獲得了傑出的成果。
一切的起源:太陽上的氦是怎麼發現的?
身為相當年輕就在天文領域取得成就的學者,劉繼峰對天文的興趣也啟發得很早。 「小學四年級的時候要完成作業,做讀書筆記。」他回憶道,「結果我就抄了一本書,叫《太陽上的氦是怎麼發現的》。」書本的內容是關於19世紀時,科學家透過光譜分析,發現了太陽上存在著一種當時尚未發現的氣體──氦氣。他說,其實當 時還是個小學生,對於詳細的科學理論根本還不清楚;但「覺得這個人就是很牛(中國用語,讚嘆其很厲害),居然能知道太陽上的東西。」
小學畢業以後,劉繼峰進入了地方的農村中學,並在這段期間試著以雜誌郵購的鏡片和紙筒自製瞭望遠鏡、觀察天空中的土星環。「這當時在我們學校還是比較轟動的東西。」他笑著表示。在興趣啟發的階段,他並沒有多豐富的學習資源,也想不起什麼教了自己特別多的老師;更多的契機,來自於單純的大量閱讀。
「只要願意找,書還是有的」──僅僅是滿足了這個條件的環境,就為他開啟了投入天文世界的大門。
頻繁地參加校園內的講座,不斷地獲取新知
遍及各個領域的知識涉獵,使劉繼峰一直到報考大學時,還有著相當廣泛的興趣; 「我當時還說,如果第一志願天文沒有的上話,我就會去讀中國地質大學。」劉繼峰回憶起,然而在進入了大學以後,這樣的可能性自然也就面臨了限縮。當未來的道路有多種可能性,自然會覺得很有趣; 但是確定了科系以後,進路也變得單一, 「那個壓抑感還是挺重的。」劉繼峰說。
「所以你要知道外面還有更好的東西,只是你現在搆不著。」他說道。當被問及自己高等教育的歷程,劉繼峰首先提到的, 便是校園中頻繁舉辦的講座。透過外來的講者帶來各式各樣的知識,使他更能認識到自己所在的領域中,還有太多各式各樣的革新正在進行著。時時刻刻都有新鮮的事物正被發掘,知識的藏量正被不斷更新著,這樣的感受也讓眼前的道路看上去不再單調無趣。
同樣的效果,也能從閱讀當時的科技期刊中得到。劉繼峰回憶起,當年他們經常在圖書館影印前一個年份的APJ(Astrophysical Journal,美國的著名天文學雜誌)。也因為如此,如今他親自指導學生時,第一個要求便是對APJ 的文章進行大量閱讀;透過對新知的汲取,讓學生能夠產生新的學習動機。「一個人能不停獲得新鮮的知識, 其實是非常愉悅的一件事。」他深有所感地說道。
樂在吸收,勤於思考
結束大學生涯後,劉繼峰於北京大學取得天文學碩士學位,並前往美國密西根大學攻讀博士;2005年取得博士學位以後,至2010 年因中國科學院之「百人計畫」受邀回國工作為止,在美國哈佛大學從事著天文物理相關的研究。而當說起從事研究的過程中,對研究機構最為讚賞的特質是什麼?他認為,應該是其給予研究者的適當空間與自由,畢竟和一些機械性、重複性的工作不同,科研人員能否有效的進行思考、拿出成果,經常需要依靠當事人的心理狀態。而當機構提供研究者一個不受打擾的環境,對其而言,自然成為了一股很大的助力。
綜觀劉繼峰教授的研究生涯,一路由求學至開花結果,無外乎重複著對外在知識的吸收、及將其融會貫通並終能為己所用的思考。以快樂的心情,汲取日日推陳出新的豐富知識;以勤奮的態度,將自身所學所得層層萃取提煉,並終能在這個過程中併發出嶄新的知識火花、將之回饋給社會。 在這般良善的循環中,使我們的科學一步一腳印,踏實地不斷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