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19-11-01犯罪與科學的螺旋迷宮 599 期

Author 作者 黃相輔/倫敦大學學院科學史博士,研究興趣是通俗科學的文化與歷史。

「這就是那位年輕人麥克法倫在犯案後,離開並取走帽子的地方。」 雷斯特拉探長說:「現在看這兒。」他戲劇性地劃了根火柴,從火 光中可看到在白牆上有一塊血漬。隨著他將火柴靠近,我看見那不 只是塊血漬。那是一個清晰的拇指印。

「用你的放大鏡看看,福爾摩斯先生。」
「是,我正在看。」
「你知道沒有兩個拇指印是一模一樣的嗎?」
「我聽過這類的說法。」
──柯南 ‧ 道爾,《諾伍德建築師的冒險》

 
英國小說家柯南‧道爾(Arthur Conan Doyle)創作的福爾摩斯探案系列是家喻戶曉的名作,其主人翁儼然已成「名偵探」的代名詞。提到福爾摩斯(Sherlock Holmes,圖一),或許讀者心中容易浮現這樣的鮮明形象:理性冷靜、明察秋毫,並擅長推理演繹的思考機器。每到案發現場,福爾摩斯便仔細蒐集檢驗各種蛛絲馬跡,從遺體到周遭的血跡、鞋印及指紋等跡象,全都不放過。他的好友兼助手華生(John H. Watson)醫生,就曾形容福爾摩斯在命案現場宛如一隻追蹤獵物的獵犬。
 

圖一:倫敦貝克街地鐵站外的福爾摩斯雕像。(黃相輔攝影)

劃時代的科學辦案

雖然只是虛構的小說人物,但活躍於19世紀末的福爾摩斯可說是科學辦案的先驅。從驗屍到鑑識各種辦案實務,無一不需要用到法醫學(所以華生的醫學專業很有用)、化學(福爾摩斯初登場的地點就是在化學實驗室),甚至地質學(他能一眼辨認鞋上的泥土來自倫敦何處)等知識。而指紋同時也是大眾熟悉的科學辦案工具,更成為創作或現實中警察辦案蒐證的「標準程序」。
 
道爾發表於1903年的短篇故事《諾伍德建築師的冒險》(The Adventure of the Norwood Builder),就是福爾摩斯探案中少數以指紋為破案關鍵的代表作。故事中,雷斯特拉探長向福爾摩斯炫耀警方在牆上新發現的拇指印,認為警方這次總算能扳回顏面,福爾摩斯也承認指紋在偵查上的功效。案情至此似乎鐵證如山了,筆者在此就不透露後續劇情,請有興趣的讀者自己去翻書吧!
 
指紋在今日已普遍應用在身份辨識上。平常在使領館辦理簽證或在機場入境查驗證件時,常需要按壓指印建檔;電影或小說裡,也經常描述歹徒犯案時知道要戴上手套以避免留下指紋的「常識」。然而從《諾伍德建築師的冒險》中的對話可知,對於一百多年前的人來說,用指紋來鑑定身份依舊是十分新穎的理論,也因此雷斯特拉探長才問福爾摩斯知不知道這種最新的辦案工具。......【更多內容請閱讀科學月刊第59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