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封面故事
- 2017年
- 572期-蝦(8月號)
文章專區
2017-08-01小蝦子的複雜構造從外骨骼到內部柔軟器官
572 期
Author 作者
楊倩惠/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博士後研究。 陳天任/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教授。
饕客們嗜食的海鮮大致囊括魚蝦貝類,新鮮蝦類所製作出的料理,不但風味絕美且極具營養,熱量也較為低,常讓人不禁一口接一口。我們常食用的蝦包括俗稱的蝦子、龍蝦及螯蝦等,都是經濟價值高的水產品。由於臺灣曾有草蝦王國之美譽,經由水產養殖出的蝦類為國家賺進不少外匯。除了食用功能外,部份蝦類因形態特殊及顏色豔麗,亦為水族箱中賞心悅目的觀賞生物。本文將從基礎生物科學角度,詳細介紹蝦子身體各部份構造、分類、生殖及生活史等,使讀者有較全面性的認知。
蝦子的身體構造
蝦子在學名分類上隸屬於節肢動物門(Arthropoda) 中甲殼亞門 (Crustacea)的十足目(Decapoda),與昆蟲是遠房親戚關係。由於在蝸牛及烏賊所隸屬的軟體動物門 (Mollusca)中亦有十足目之分類名稱,因此學術界中會以甲殼十足類 (Decapod Crustaceans)來統稱蝦、蟹及寄居蟹等生物,以避免與軟體動物的十足目混淆。
蝦子外部形態延長,多半呈側扁或圓筒狀,由頭胸部(cephalothorax)與腹部(abdomen)組成。頭胸部是頭部(head)與胸部(thorax)融合為一起,此處共有14個體節,再細分之後頭部有6個體節,第1~6體節分別各掛有1對附肢(appendages),由前到後分別為眼睛、第一觸角、第二觸角、大顎、第一小顎及第二小顎;胸部有8個體節,每個體節也各有1對附肢,由前到後分別為第一顎足、第二顎足、第三顎足、第一步足、第二步足、第三步足、第四步足及第五步足(圖一)。
蝦子眼睛為帶柄的複眼;第一和第二觸角皆具細長的觸角鞭(flagellum),多數種類也具有發達的第二觸角鱗片(scaphocerite),以利游泳時掌控平衡;大顎及小顎具有切斷和撕裂食物的功能;顎足用以協助攝食及呼吸,步足(胸足) 是用以行走並抓取 食物用,泳足則用來游泳移動。腹部也就是可食用蝦肉的部位,包括有6個體節(abdomen)和最後1個尾扇(tail fan),尾扇由尾柄(telson)和尾肢(uropods)組成。第1~5體節各附有1對泳足(pleopods),也就是剝蝦肉後常未食用的蝦腳。
因為有這些附肢,甲殼十足類名字的由來有兩種說法,一是指5對的步足,另一是指步足加上泳足共10對。……【更多內容請閱讀科學月刊第57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