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17-10-01博士生之心理健康 574 期

Author 作者 林宮玄/任職於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兼任本刊副總編輯。
早年對於學術界的印象,可能是一個較沒有壓力的環境, 然而近20年來已經改變。雖然跟部分業界相比,壓力仍 然較小,但年輕教授猝死的新聞偶會出現。研究壓力下,博士班學生參與學校教授所主持的計劃,壓力合理推斷也會升高。臺灣在民國90年有1501名新科博士,民國 97 年增加到3589 位博士,已遠超過兩倍,民國101 年 有4241位新科博士,已是民國90年博士數目的2.8倍, 其中55%的博士領域屬於理工科。
 

博士班學生心理健康研究

近幾年來,博士數目雖然下降,應該仍遠高於民國90年的數目。博士班學生的心理健康,也漸漸受到注意。2017年 在Research Policy 有一篇論文,比利時團隊發表他們研究比利時博士班學生的心理健康,結果顯示32%的博士班學生有風險導致精神異常,特別是憂鬱症。該團隊利用研究常用的GHQ-12(General Health Questionnaire-12),以 12 個問題了解比利時佛萊明區(Flanders)的 3659 位博士班學生的狀況,包括社會及自然科學領域,另外有 1700 位左右的對照組。GHQ-12 的指數中包括:是否能夠專心正在做的事、擔心某事導致睡眠不足、是否覺得自己工作中扮演有用的角色、是否能下決定、是否一直感覺有壓力、是否感覺無法克服困難、是否能享受每天的活動、是否能面對問題、是否感到不開心或沮喪、是否失去自信心、是否覺得自己是沒價值的人、是否覺得生活還算開心。

嗯!以上洋洋灑灑12項,你中了幾項?超過4 項嗎?先不用緊張,這只是代表「有風險」而已,GHQ-12是適 合大量研究用的簡單問題,心理狀況還是要求助專業人員協助判斷。該團隊研究顯示,32%的博士班學生有超過 4 項症狀,其中「感覺長期在壓力下」、「感到不快樂」、「無法克服困難」與「無法享受每天的活動」為最多數。不過該論文提到,大約只有千分之二的人會在心理健康出現問題尋求協助,主要考量求助或公開自己需要求助,可能被污名,並對於未來生涯有不良的影響。雖然筆者不否認以上的可能性,但心理健康很重要。不知道各位有沒有經驗,訴苦時,有些人回應特別舒服,但某些人的回應就特別難受。能有一位高度同理心的對象傾訴很不錯,但不多。心理諮詢師之專業,在於其能平和的引導人認識自己。許多大專院校有免費心理諮詢服務,心理專業的該論文作者呼籲:「如果你正為某事困擾,即使你認為這可能是暫時的,尋求專業協助,或是你個人週遭的協助很重要。」

 
論文中進一步討論研究限制:一、是大學環境造成博士生的心理健康出問題嗎?還是想唸博士的人,心理健康傾向會出問題?此研究沒辦法提供因果關係。但遭遇心理健康問題的學生會傾向對環境有負面評價。二、本研究雖然大量研究比利時佛萊明大區的博士班學生的狀況,有是否適用其他區域的問題。譬如歐洲普遍將博士班學生視為勞工保障,受聘於大學才能攻讀博士學位,財務壓力不會是主要因素。美國學生很多學生因學費輟學,臺灣其實也不少學生背學貸。三、GHQ-12中達標4項以上,只是一項機率指標。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博士生的心理健康重要性何在?除了關心他人,比利時團隊嘗試提出其他動機。一、博士班學生的學位論文內容,是組成科學研究產出的重要部分,而博士生的心理健康會影響科學研究品質。二、博士生多半也是研究大團隊的組成份子,其心理健康不佳會導致「營運成本」增加。筆者認為,以上是講給學術界決策者聽的,所以重視博士班學生的心理健康不只是做善事。三、博士生心理健康不佳,不但會使其離開博士研究,同時也離開需有高研發能力的業界。

論文研究者表示,博士班學生不開心,很多與指導教授或研究計劃領導人(PI, principal investigator)有關。往正面想,PI的態度也可大大降低博士班學生走向精神異常的風險。當人們對於未來有清楚認知時,可幫助避免走向精神異常。PI可幫助博士班學生找到自己唸博士的目的,作者建議PI與學生透明溝通,一同參與研究決策,及充分提供畢業後學術及非學術的資訊,提供正確的期待與認知。沒有人會要求PI能診斷一個人是否心理健康出問題,但PI應該要關心團隊成員,並該知道如何幫助,協助尋求專業。

筆者建議想攻讀博士學位的人多想想,唸博士的意義為何?這個問題,只能求諸每個人自己去尋找。現今趨勢很明顯,只有少數的博士能以學術研究為職業生涯。筆者於理工領域拿到博士,試著拋磚引玉,不一定適用所有領域。現今科技進展太快,即使博士論文題目很貼近業界需求,也可能一下就過時。該思考的方向是:「什麼是帶得走的能力?」從做一個題目開始,實習如何去做、如何解決問題、如何與人溝通、如何尋求靈感,到完成工作如何去演講、組織寫文章等。廣泛接觸某個領域後,有新想法如何去實踐。說起來很抽象,所以要有個題目慢慢去磨練,進而去創造題目、落實想法。培養出帶得走的能力,才能有更寬廣的選擇。

延伸閱讀
Elisabeth Pain, Work organization and mental health problems in PhD students, Research Policy, Vol. 46: 868-879,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