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欄
文章專區
2017-12-01一連串的意外驚喜──臺灣松露的發現與期許
576 期
Author 作者
傅春旭/林業試驗所森林保護組副研究員。 黃勁暉、李鎧彤、林文薇/傅春旭的學生兼助理,與老師上山下海、并肩作戰,得以接觸各類有關真菌與植物 病害的有趣事物,近年主力於尋找臺灣原生松露。
什麼是松露?
松露,是一群地下真菌的統稱。這群真菌除了生長在地表下外,另一個重要特徵就是失去主動傳播孢子的能力。由於失去主動散佈孢子的能力,其子實體除靠自身溶解、就地傳播外,另一個傳播的方式就是藉著特殊的氣味來吸引動物取食,藉由取食動物進行遠距離傳播。符合這兩種特徵的真菌即是松露,以真菌分類學的角度來看,松露其實包含了三類群的真菌,分別是屬於擔子菌門的假松露、子囊菌門的真松露及結合菌門的豆松露。而經濟價值最高的松露就是真松露中素有「廚房中鑽石」稱號的塊菌 (Tuber spp.)。在臺灣,我們習慣將塊菌稱為松露,其實塊菌僅是松露這群真菌的其中一個部分。
除了食用外,松露的其他價值?
這種特殊的氣味除了吸引野生動物外,也吸引許多人的關注及喜愛,造就了松露非凡的經濟價值。最先開始是歐美民眾的最愛,但是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逐漸讓全世界的人開始認識松露並願意花高額代價來享受其美味。但是這類真菌除了滿足民眾的嗅覺及味蕾外,還附有高度的營養價值。另外,在生態角色上松露有其重要的功能,常常會和宿主樹木根系形成互利共生的菌根(圖一、圖二)。宿主樹木提供松露生長所需要的營養物質,而松露菌絲則協助樹木根系的水分及礦物質養分的吸收,同時提供根系的保護,避免一些病原微生物的入侵,進而增加樹木對環境逆境及病害的抵抗力。這樣的能力對於生長在環境優渥的樹木而言可能助益不大,例如農地造林。但是,對於生長在惡劣地形或是土壤貧瘠環境的樹木來說,外生菌根對其生長及存活的幫助就非常大了。
一場不經意的挖掘意外讓臺灣塊菌被發現
我們團隊對於松露的研究起源於科技計畫——「松露產業化的研究」,所賦予的任務。計畫進行之初,我們試圖 在1989年由臺灣大學森林系胡弘道教授在臺大實驗林建置完成、亞洲第一個塊菌的人工造林基地內進行本土塊菌的採集工作。此塊造林地是利用石灰進行林地土壤的改良工作,並種植人工接種臺灣塊菌(Tuber formosanum Hu)之青剛櫟菌根苗,塊菌人工造林地設置完成後,持續進行造林撫育8年,包含一般的造林撫育工作及持續地添加石灰進行土壤改良。在 1996 年 12 月開始有少量的臺灣塊菌子實體被採收,1997年1月在該造林地內30棵青剛櫟塊菌菌根化的樹下採集到10公斤的塊菌子實體。 陸陸續續這幾年還可以在該人工造林地內採集到塊菌子實體。可惜後來沒有進行經營管理,加上多年來掠奪式的根圈土壤刨挖採集,已很難挖掘到臺灣塊菌。此外,這塊造林地也是臺灣另一種黑塊菌——屑塊菌(T. furfuraceum Hu & Wang)的發現地,推測可能是當年收集到用來製 造孢子懸浮液的臺灣塊菌子實體夾雜著屑塊菌的子實體,以至於這世界新種的屑塊菌可以在該人工造林地中被意外採集到,2009年被正式命名發表。
由於數次的調查並未採集到臺灣塊菌的標本,我們透過祈偉廉教授代為訓練的塊菌偵測犬進行偵測,2015 年該區造林地除了事先埋入塊菌的區域外,其他地區並無塊菌的反應。在沒有尋獲臺灣原產塊菌的情形下,我們很好奇並努力去追溯臺灣最早發現塊菌的地點、發現者及臺灣塊菌被發現的原因,發覺原來臺灣塊菌的發現是源自於一場意外。1987年10月,當時任職於林業試驗所的周文能先生前往東埔地區,進入八通關古道進行 松茸的調查及研究,於當年10 月 30 日返途,在東埔八 通關古道旁吃完中餐後,福至心靈地走到前面一棵青剛櫟前方,用他挖掘松茸的工具在樹下試探性地挖一挖,就挖出臺灣第一顆黑塊菌,也就是後來被命名為臺灣塊菌的黑松露。於是我們請周文能先生帶領我們前往他第一次無意間挖掘到黑塊菌的位置,很幸運的,經歷30年的時間,我們在周文能先生第一次挖掘出臺灣塊菌的地方再次挖出2顆成熟的臺灣塊菌子實體。……【更多內容請閱讀科學月刊第57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