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封面故事
- 2018年
- 577期-氣象預報(1月號)
文章專區
2018-01-01才不是擲杯算出來的呢! 精緻化的現代氣象預報
577 期
Author 作者
謝佩芸/氣象預報中心預報員。
在「看天吃飯」的眾多行業裡,氣象工作者大概是最名符其實的一個。這份工作有些原罪——永遠不可能百分之百準確,也永遠要背負報不準的罵名。儘管已經進入21 世 紀很久了,時至今日還是有不少人會說,「我家路口種田的阿伯看天氣都比氣象預報準,就連我用擲杯的都會對一半!看氣象預報要幹嘛?」雖然預報員總是日復一日地在批評聲浪中自我質疑、找尋這個身分的定位和價值,但風雲萬千的魅惑和挑戰性,還是吸引氣象愛好者願意繼續投身,努力在無法百分百完美的預報裡尋求突破的契機。
氣象預報是門年輕的科學。雖自人類有文明以來,就有氣象預測的需求,然而在過去人類漫長的歷史中,大多只能觀物識天、靠著經驗法則猜測天氣變化,想當然爾,被老天打臉的機率自然不低。身為現代預報員可幸運多了,隨著觀測儀器和電腦運算技術的進步,我們終於可以用科學的方式來分析和推測老天爺的臉色。
氣象預報的基礎科學理論在20世紀初期被提出,但當時僅靠人腦計算的速度,遠遠趕不上預報的需求;而現代的天氣預報技術,也就是「數值天氣預報」,是直到20世紀後期,跟著計算機技術的突飛猛進才開始發展的。臺灣 開始引進這套技術預報天氣的歷史,距今大約只有30年的時間,比臺灣有電視台的時間還短得多呢!關於數值天氣預報的介紹,本專輯的另一文章中有更詳細的說明,在此不多贅述。
氣象預報的基本流程
俗話說,事出必有因,所有晴雨冷熱的變化,背後肯定有其影響機制,因此預報天氣前,要先有「診斷」天氣的能力,就像醫生看病一樣,必須先找出現象發生的成因,才能推敲下一步將如何變化。由於大氣是立體的,一個專業預報員必需分析每個氣象參數在時空裡的變化,最重要的包括各個場量在空間裡水平與垂直的三維分布、這些分布隨時間的演進、以及過去不同時刻的預報資料「隨時間調整的趨勢」。每個預報員一到班,面對的便是排山倒海而來、且不斷持續更新的大量資料,這些資料大致上分成兩部分:一種是實際的觀測、其二為電腦模式的預報。目前我們常使用的觀測資料,包括各個氣象站所量測諸如溫度、雨量、風場、天氣現象之類的參數,還有衛星、雷達等遙測資料,以及用來解析大氣垂直結構的探空等,讓我們可以得知天氣系統實際的強度、位置和影響情形,了解天氣系統的過去和現況,亦可藉以修正預報資訊。
而電腦模式的預報資料則像是神奇的水晶球,奠基在科學原理上,讓我們能預知、望見未來天氣變化的圖像。目前氣象局常使用美國、歐洲及臺灣本身發展的模式資料,由預報員綜合評估各家預測內容,整合出可能的預報看法。我們也會回頭用觀測資料,來比對過去模式對這個時間點的預報到底準不準確,藉以分析該模式可信度有多高、未來的預報是否能信任參考,這是預報流程中,很重要的「校驗」工作。
分析完各式各樣的資料後,不同預報員出現不同看法,是常有的事,因此必須開會討論,經過一番唇槍舌戰、交換意見達成共識,才能給定一個官方的結論,也才能開始進入下一步——製作預報產品。
天氣是「畫」出來的:精緻化預報
對現代人來說,打開手機或電腦點幾下,就能隨時查詢到各個地點最新、最當地的天氣,這是個再簡單不過的動作。但過去的人要知道明天天氣,得靠電視新聞、廣播或 報紙才能了解個大概,而且最多只能看到22個以縣市為 主、半天一筆的粗略預報資訊—— 這聽起來彷彿像是上個世紀的事了。當年的預報員,是將天氣、溫度等預報結論,用手動的方式一格一格打進白紙黑字的表格內,製作出預報單的。然而這個「當年」其實並沒有很久,這些聽起來很傳統的作法,不過是才6年前的事而已!
民國101年的元旦,是臺灣氣象預報邁向新里程的一個轉捩點。氣象預報從22個縣市分區瞬間進化成368個鄉鎮,並迅速演進至上千個指定點位,以服務各種使用者需求,像是登山、海釣、遊樂區、單車活動、客庄聚落、原鄉部落等, 每個地點都提供48小時內每三小時一筆、及未來一週的氣象數據。資料量瞬間爆炸性地膨發,當然成千上萬筆的資料再也不可能用人工的方式一筆一筆手動輸入。這樣革命性的轉型,背後必定有個截然不同的預報作業系統在支持—— 那就是從美國引進的「圖形化預報資料編輯系統(Graphic Forecast Editor, GFE)」(圖二), 今日氣象局網站提供的 許多預報產品,很大一部分是由這套GFE系統所產出。
顧名思義,使用「圖形化預報資料編輯系統」的最大變革,就是讓預報自此從文字變成圖像。……【更多內容請閱讀科學月刊第57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