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18-02-01阿茲海默症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578 期

Author 作者 陳佩燁/中央研究院生 物化學研究所研究員。

第一位阿茲海默症病人

1901年,51歲的迪特(Auguste Deter,圖一)進入阿茲海默(Alois Alzheimer,圖二)醫生的診間,當醫生問她的名字,她回答:「奧古斯特」,醫生問她的姓,她還是回答:「奧古斯特」,當醫生問她先生的名字時,迪特太太遲疑了一陣,然後回答:「我相信是……奧古斯特。」接著,醫生繼續問她其它的問題,迪特越來越緊張,而且答非所問,她無法說出她住在哪兒或是現在正在哪裡。當天的午餐她吃了豬肉和花椰菜,但是當醫生問她午餐吃了什麼時,她一邊嚼著肉,一邊卻回答:「菠菜」;當醫生請她寫下「5」這個數字時, 迪特太太寫的是「一個女人」。從當時阿茲海默醫生與迪特的醫療對話記錄,我們可以發現病患無法聽懂問題,會回答完全無關的話,但是病患知道自己不太對勁。
 



1906 年,迪特過世,阿茲海默醫生檢驗她的腦,發現她的腦嚴重萎縮,而從顯微鏡下觀察到,銀染色後的腦組織切片,在其神經細胞外有粒狀斑塊,且神經細胞中有糾結的纖維。後來,科學家們發現這些粒狀斑塊是由Aβ 胜肽(Aβ-peptide)聚集所形成的,因為這些斑塊被染色後有類似澱粉染色後的光學性質,因此也被稱為「澱粉樣斑塊(amyloid plaques)」,而神經細胞中糾結的 纖維是由高度磷酸化的tau蛋白(tau protein)聚集所形成的。「Aβ 澱粉樣斑塊(amyloid-beta plaques)」 及「tau 蛋白神經纖維糾結(tau neurofibrillary tangles)」, 這兩個病理特徵的觀察是後來被命名為 「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 AD)」的重要判斷依據。

早發性與晚發性阿茲海默症

2014 年,有一部電影《我想念我自己》( Still Alice),改編自潔諾娃 (Lisa Genova)寫的同名小說,小 說中充分描寫早發性阿茲海默症患者的困境、掙扎、無助,及家人在親情與現實之間的抉擇。故事的主人翁是一位語言學教授艾莉斯(Alice Howland),某一天她在日常的散步中開始發現自己有些不對勁,居然會找不到回家的路,在上課時會忽然想起來自己要說的話,她積極的求醫,結果發現自己罹患了早發性阿茲海默症。因為她是高級知識份子,所以開始積極的閱讀文獻,參加臨床實驗,她以是否還記得自己家的住址及孩子們的個人資料判斷自己惡化的程度,甚至為自己準備好了自殺的方法,她留言提醒自己——當智能惡化到某一程度時要打開電腦中的某個檔案,檔案中安排如何找到她事先預備好的自殺用的藥片。然而,令人唏噓不已的是,當那天到來時,艾莉斯找到藥片,正準備行動,不知道是幸運或悲哀,她的先生正好跟她說話,在被人打岔後……她忘了她正要做的事。

早發性阿茲海默症的發生與基因有關,患者的基因帶有可加速Aβ 胜肽產生的突變,或是產生更容易聚集的Aβ 突變胜肽。顧名思義,早發性阿 茲海默症的發病時間較早,大約4、50 歲,患者的病程惡化也比晚發性的快,這些致病的基因突變如果在家族間傳遞,又稱之為家族性阿茲海默症。也因為這些突變是跟Aβ 胜肽有 關,所以很多阿茲海默症的治療藥物的研發都與Aβ 胜肽有關。……【更多內容請閱讀科學月刊第57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