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18-02-01不一樣的模仿遊戲 578 期

Author 作者 魏澤人/任教於國立東華大學,創立 花蓮—py社群及實做數學粉專。
2014年的歷史劇情電影《模仿遊戲》( The Imitation Game), 將英國數學家、電腦科學家涂靈(Alan Mathison Turing,圖一)幫助盟軍破譯納粹密碼的傳奇故事搬上大螢幕。除了破解密碼外,涂靈還有很多不同的貢獻,像片名《模仿遊戲》,就是涂靈提出用來探討機器是否能思考的方法,出自 1950 年發表的論文「計算機器與智能」。 與其問「機器是否能思考」這個較為空泛、模糊的問題,涂靈認為不如用「機器是否能通過模仿遊戲」這個較為明確的測試來取代。這是人工智慧哲學的一個重要概念,現在常稱為是「涂靈測試(Turing test,圖二)」。




 
模仿遊戲 模仿遊戲是如何進行的呢?在一般的版本中,A 是電腦, B 和C 是人類。C 無法看到 A 或 B,只能藉由 文字溝通交談。C 的任務是判斷跟他交談的對象是人類還是電腦。而A則是要想辦法模仿人類的行為,讓 C 分不清到底誰是電腦。能模仿人類行為,是否就稱得上有智慧?這件事情有不少爭議和不同看法。但我們應該能同意,設計一個能模仿人類的機械,是一個非常值得挑戰的問題。更有趣的是,在現代的密碼學及機器學習一些看似不相關的地方,也可以找到模仿遊戲的蛛絲馬跡。

傳統對話機器人

我們先從模仿遊戲的一些簡單的變化玩法開始。試想,如果是人類反過來學機器人講話如何?想要學機器人講話,首先得要知道機器人是如何講話的。早期的對話機器人,可能更符合我們刻板印象中的機器人,比方1960 年代由 MIT 人工智慧實驗室發展出的著名電腦對話機器人Eliza。 Eliza 使用模式匹配、句型樣板和一些腳本規則來模仿人類的對話。其中一個腳本 DOCTOR 用來模仿心理治療師和患者對談。下面是一段(英文 翻譯後)典型的對話 :

女子:男人都一樣。
Eliza:怎麼說?
女子:他們總是為了某些特定或者其他事情來煩我們。
Eliza:你能想一個具體的例子嗎? 女子:我的男朋友要我來這裡。
Eliza:你的男朋友要你來到這裡?
女子:他說我常常很憂鬱。
Eliza:我很抱歉聽到你很憂鬱。
女子:真的,我不開心。

Eliza:你認為來這裡能幫你擺脫不開心嗎?
女子:我需要一些幫助,我想是這樣的。
Eliza:得到幫助對你來說意味著什麼?
女子:也許我可以學會如何和媽媽相處。
Eliza:告訴我更多關於你的家人。
女子:我母親照顧我。
Eliza:還有哪些家人也照顧你?
女子:我父親。
Eliza:你父親。
女子:你在某些方面就像我父親。
Eliza:你看到什麼相似之處?
女子:你不是很積極,但我覺得你不想讓我發現這點。
Eliza:什麼讓你覺得我不是很積極?
女子:你不跟我爭辯。
Eliza:你為什麼認為我不和你爭辯?
女子:你害怕我。
Eliza:相信我害怕你讓你感到愉快嗎?
女子:我父親害怕每一個人。

Eliza 是涂靈測試的一個里程碑,爾後則有大量的仿做和改進。其實,Eliza 只用了簡單的規則匹配和腳本,仔細觀察後可能會發現他常常只是順著對方,換句話說而已。但即使如此,卻有不少人能從交談中,感受到 Eliza 的智慧和理解。 像是上面的對話中,女子會用「不積極」、「害怕」這些情緒來描述 Eliza。有一個名詞「Eliza 效應(Eliza effect)」就是在描述這種容易將電腦擬人化的傾向。 這種效應暗示了也許不需要完全靠真的智慧和情緒,也能利用社交工程來幫助通過涂靈測試。……【更多內容請閱讀科學月刊第57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