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17-05-01「波士頓地區產學研科技人士與科技部座談會」後記 425 期

Author 作者 張劭聿/Life Science Nation諮詢顧問公司研究總監。
新任科技部部長陳良基近日率團拜訪波士頓,在波士頓臺灣人生物科技協會(BTBA)及新英格蘭玉山科技協會(MJNE)的邀請下,科技部一行在4月8日於麻省理工學院講堂舉辦了一場公開座談會,吸引波城近百名生醫領域臺灣留學生與專業人士參加。

波士頓是世界級的生技聚落,在此地生醫與科技領域就學或就業的臺灣人為數不少。因此當臺灣科技部拜訪波城的消息傳出,立刻吸引了臺灣生醫人的注意。許多人特地報名此次活動,希望能了解號稱最愛創新的陳良基部長對生技產業的願景。

以活動規模來說,上周六(4月1日)的座談會確實相當成功。會後的問答時間,部長與觀眾互動也十分踴躍。然而,從活動結束後與會者的反應來觀察,這次科技部帶來的生技產業政策不免讓人失望。失望之處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第一,針對留學生反映返臺求職不易,薪資低於國際水準,陳良基部長說將建立線上平台,降低回臺找工作的障礙,科技部也研擬提供海外博士級畢業生回臺薪資補助。部長說,大環境難以改變,但至少能針對特定領域努力,讓薪資與國際接軌。

科技部政策立意雖好,卻流於空洞。許多博士留學生回臺的問題並不是沒有工作,而是適合他的工作不存在。以製藥產業為例,美國有不少生物信息學、生物製劑產程與品管等等工作機會,但在臺灣的製藥產業卻是鳳毛麟角。在產業尚未成熟的情況下,筆者不認同部長的想法:只要幫留學生牽線媒合臺灣生技公司,就可以解決就業問題。

第二,陳良基部長表示,他希望建立一個健康的創業環境。科技部將送博士人才到矽谷與波士頓學習創業。南港、新竹、中科、南科都陸續成立生醫新創園區,將吸引數百家新創公司,創造數千個工作機會。雖然新創風險高,但只要有十分之一的新創公司成功,臺灣的生醫產業就有希望升級。

這又是一個表面光鮮,內在空洞的政策。臺灣官方一直以來看待生醫新創公司的態度都是以量取勝,而不重視新創公司的品質,結果就是創造更多蚊子館和掛羊頭賣狗肉的假生技公司。新部長才剛上任,期待能再多加思考,跳脫過去的框架。

最近創業者劉庭安指出,在資訊革命的時代,唯有大型城市才能持續累積人才與資本。無獨有偶地,美國生技創投家布斯(Bruce Booth)也觀察到生醫新創聚落大者恆大的情形越演越烈。如果連紐約、芝加哥、多倫多這些超級都會的生醫生態系都還不成氣候,臺灣北中南五個園區,究竟能拿出什麼競爭優勢?

筆者在波士頓一家生醫新創顧問公司服務,經常接觸來自以色列、歐洲、拉丁美洲、亞洲的新創團隊,他們來波城找資金、人才與合作資源。他們國家在波士頓本地的駐外單位發揮了很好的宣傳與連結效果。例如瑞士科技組織SwissNex曾經在波士頓為瑞士新創公司舉辦新創大賽,韓國貿易投資推廣機構(KOTRA)也為韓國中小型藥廠與波士頓當地企業舉辦過見面會。

臺灣並不是沒有生醫新創公司來波城,然而在缺乏支援的狀況下,臺灣團隊多半是到哈佛、麻省理工學院拍照、到餐廳吃個龍蝦,筆者沒看到更深刻的學習與交流。依照科技部目前的新創政策只著重在送人出國和拉人回國兩項,我不禁想請問部長,對臺灣的生醫產業,究竟是更多本地創業比較重要,還是創造一個在國際市場有價值的成功生醫公司比較重要?

第三,陳良基部長指出,臺灣生技產業目前最關鍵的問題是沒建立國際渠道(channel)。臺灣是小國,如果生產出來的藥品沒有走向國際市場的渠道,臺灣過去十幾年投入新藥開發的200多億資金就無法實現價值。

這是部長整場座談會裡最中肯的分析,國際行銷確實是臺灣生技之痛。然而部長的解決之道是「政府將成立數億元的併購基金,為臺灣生技公司併購渠道」。臺灣的主權基金經常為人詬病為政治酬庸工具,不知道最新的併購基金如何能跳脫現有的框架。

最讓人摸不著頭腦的是,部長知道渠道是最關鍵的問題,卻花絕大部分的時間談送臺灣博士出國進修、幫海外博士回國就業。難道博士進修和就業就能解決渠道的問題嗎?生醫產品市場研究與行銷需要非常專業的人才,特別是在複雜的美國市場,一般生醫科系的博士是幾乎不可能透過學習或進修接觸到這個領域的。併購當然是一條路,那目前在美國從事這方面工作的臺灣人呢?臺灣有沒有試著培養一些自己的海外人才?

這一點,也觸動到了長久以來海外臺灣人與政府部門互動的挫折感。這次座談會,科技部主要站在父母官照顧海外遊子的態度,至於該如何處理國內產業的主要問題,不是照本宣科念官樣文章,就是推給「我們在美國有人脈」。

目前於海外的筆者及周遭臺灣朋友們,長久以來對駐外單位的印象:「沒事講空話,有事靠人脈。」政府部門的人脈就是這麼神奇,舉凡藥品專利、授權、審批、行銷什麼問題樣樣都包。我們不需要知道這些人脈是誰,怎麼經營這些關係,身為海外臺灣人可以幫上什麼忙。駐外單位給我們的訊息,似乎只是:「我們只要知道回臺灣有飯碗可捧就夠了。」

因此類似這樣的座談會也就只能吸引三類人:剛畢業的留學生、事業不順想在臺灣開創第二春的人士、等著回臺灣養老的退休族。然而,青壯年的臺灣籍專業人士:藥廠資深科學家、專案經理、商務發展、資深顧問、創業者,對臺灣生醫產業也許最有價值的一批人,完全沒興趣與臺灣政府接觸。

我的一個朋友發明了一個名詞「人脈掮客」,說的就是少數民間人士把持大部分政府海外資源的情形。他們自稱人脈特別好能幫政府打理一切,政府沒有自行建立連結的能力,走出國門只好任由這些掮客們牽著鼻子走。

天下雜誌最新刊出文章分析臺灣與韓國生技產業的消長,臺灣國家生技計畫由大老把持,最後耗費大量資源卻一事無成。前車之鑑不遠。臺灣生技有夢最美,筆者擔心的是政府被一堆人脈掮客哄著騙著,自以為有本事變成亞洲矽谷和亞洲波士頓,自識不清下把極大量資源投向一個永遠達不成的願景。

在國際生醫領域,波士頓生技聚落的磁吸效應與日俱增,科技部發展生技產業卻把所有心思放在島內和矽谷,反倒在波士頓缺席,這是不可思議的事情。筆者認為,科技部在制定臺灣生技產業政策,應該自問科技部的職責究竟是「幫助高科技人才就業」或者「為國家創造財富與有價值的產業」,這才是最關鍵的問題。

延伸閱讀
1. 程晏鈴,〈當年走錯路 5年被韓國反超〉,2017年4月11日。
2. 劉庭安,〈別聽那些吵著要出走的「工商界大老」胡扯,他們哪裡都去不了的〉,2017年4月6日。
3. Bruce Booth, Why Biotech's Talent, Capital And Returns Are Consolidating Into Two Key Clusters, Forbes, 2017/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