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欄
文章專區
2019-06-02一場如夢似幻的詐術—酸鹼體質
594 期
Author 作者
林姵岑/東海大學生命科學系;劉嘉怡/東海大學生命科學系。
2017年6月,「酸鹼體質(pH Miracle Living)」創始人楊恩(Robert O. Young,圖一)因竊盜和無照行醫等18項重罪被美國法院判刑3年8個月,並於去(2018)年11月被判決 必須賠償因為相信他的鹼性食療而延誤就診致死的病患約1.05億美元。 即使美國法院的判決已清楚認證楊恩的酸鹼體質論是一宗披著偽科學的詐騙罪行,數月之後,今(2019)年3月,臺鹽公司仍在大甲媽祖的遶境活動中贊助3萬瓶海洋鹼性離子水及5000瓶「小分子海洋活水」,這說明現今許多人對於偽科學並無足夠的警覺心,因此,對於「愛吃 肉會導致酸性體質」、「多吃鹼性食物能預防癌症」等說法仍深信不疑。
楊恩,是美國一位自稱自然療法的「醫師」,在2002年所出版的《酸鹼值奇蹟》(The pH miracle)一書中提到,酸性體質是一切病痛和疾病的根源,並宣稱鹼性飲食能使血液和體質變得更鹼性,進而治療一切由酸性體質所導致的疾病和回復健康。其官方網站資料顯示,這系列書籍的銷售量已超過450萬本,並被翻譯成27種語言。
圖一:酸鹼體質創始人楊恩。(By the pH Miracle Center , Wikimedia)
葉綠素與紅血球
楊恩宣稱體質偏酸會造成皮膚破裂、過敏、頭痛和感冒, 嚴重時可導致甲狀腺、腎上腺功能降低,甚至全身組織缺氧。他的理論認為葉綠素和紅血球細胞內的血紅素結構相似,差別在於葉綠素的中心原子是鎂(magnesium, Mg),而血紅素的中心是鐵(iron, Fe)。依據此理論, 葉綠素能幫助血球細胞運輸氧氣到身體各處。然而,2個化學結構相似的物質不代表它們有同樣的功用。舉例來說,乙醇(C2H5OH)是酒精的俗稱,然而甲醇 (CH3OH)卻是可能導致失明的假酒,縱使兩者化合物只差一個 CH2。同理,搜尋科學文獻並不能找到葉綠素增加紅血球運輸氧氣能力的證據,只能找到聲稱有此功效的健康食品。除此之外,楊恩還有一個荒唐至極的謬論,他相信紅血球可以自行轉換形態成為任何身體所需要的細胞,也可以從其它細胞重新轉換成紅血球。如果事情真的如此簡單美好,那科學家也不需要費心地研究幹細胞技術了。
高學歷=值得信任的人?
看到這裡,讀者是否好奇為什麼有那麼多人相信呢?除了花言巧語和超強話術外,楊恩還積極營造出高學歷知識分子的形象。他聲稱早年於猶他大學(University of Utah)學習商業和生物,畢業後則在克萊頓自然健康學院和阿拉巴馬州大學(University of Alabama)取得多個學位,其中包含營養學碩士、生物及化學和自然醫學博士等,同時還在多個研究室接受醫學等培訓。實際上,根據2017年4月的法庭文件記載,楊恩只在猶他大學修過生物學這一科目,並未取得大學(含)以上的學歷,不是微生物學家、血液學家、醫學家及自然療法專家,也沒有受過任何科學訓練。此外,頒發自然醫學博士學位給他的克萊頓自然健康學院是一所未經認可的函授學校,主張非科學的醫療方法。
再者,他稱曾經在布列得福研究所(Bradford Research Institute)接受培訓,但後來證實此研究所是位無大學學歷的走私犯所非法營業的診所及沒有重大研究的「研究所」,並販賣自行開發無科學實證的草藥產品等。儘管他的謬論曾多次被學術界駁斥,仍有許多人相信此另類療法。他也曾多次被指控無照行醫,但一直到被一名乳癌病患凱莉(Dawn Kali)提告後才被大肆報導,酸鹼體質論和種種罪刑才一一浮出檯面。事實上,他一直利用癌症患者強烈求生的心理來說服、誘騙並藉此謀取利益。
無照行醫
1995年,楊恩非法抽取2名婦女的血液,告知她們患病並販賣「治療」的草藥產品。但他辯解只透過血液樣本給予她們營養諮詢,並沒有自稱醫生,因此只受到了輕判。2001年,一名癌症病人指控楊恩分析其血液樣本後唆使她停止接受化療,讓她改服用健康產品代替治療。1個月後,楊恩在警方的臥底行動中被捕。在此次偵察行動中,警方假意諮詢有關健康的問題,他將臥底人員的血液樣本分析後開出的「處方」為流質飲食。雖然法官命令他馬上停止非法抽血的行為,否則將被拒絕保釋。但根據美國《聖地牙哥聯合論壇報》(San Diego Union-Tribune)的說法,這項指控被撤銷,因為檢方認為受害者的人數不足以讓他被起訴。
2003年,楊恩搬至加州,認為加州的法律環境對像他這樣的「飲食研究人員」更加寬容。2005年,他讓超過80名的癌症末期病人住在他的「酸鹼奇蹟牧場」中並給予治療,實際上為注射鹼性的碳酸氫鈉(NaHCO3,俗稱小蘇打)溶液。2011年,加州醫療委員會進行秘密調查,發現在牧場接受治療的15名癌症患者無一生還。其中一名患者更在接受治療時死於充血性心衰竭。根據英國廣播公司(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BBC)報導,她在31天的「療程」中,被注射33次的碳酸氫鈉,每次收費高達550美元。
2014年1月,楊恩和2名員工因無照行醫被捕。2015年,他更唆使前面提到的癌症患者凱莉放棄常規治療和化療,接受他的鹼性療法,然而,病情非但沒有好轉,癌細胞還轉移至骨骼。隨著病情惡化至第四期,且得知可能僅剩3~4 年的壽命後,她才恍然意識到被騙,恢復常規治療,並以詐欺罪控告楊恩。2016 年,楊恩被判無照執業,檢察官將其描述為一個利用偽科學欺騙病人和弱勢群體的江湖術士。然而,卻因陪審團未能達成有罪共識,此案宣布重審。2017 年,楊恩承認其罪行並接受美國法院的判決。
鹼性飲食能改變血液酸鹼度?
廣布人體的體液,包含血液中的血漿,其酸鹼值平均介於7.35~7.45之間,即弱鹼性。其實楊恩理論中所謂的酸鹼體質也是指體液的酸鹼值,然而,身體中的各個器官又有各自適應的酸鹼值,舉例來說,胃內環境是極酸的,酸鹼值範圍在1.5~3.5之間,而腸道在離胃最遠的那端則為中性。所以,體液酸鹼值真能代表體質的酸鹼值嗎?人們所攝取的食物究竟會不會導致酸鹼體質甚至是癌症呢?首先,酸鹼食物並非指食物本身的酸鹼性,而是其燃燒後產生灰燼的酸鹼值,舉例來說,植物多為鹼性是因為體內有大量含金屬的礦物質,溶於水後會呈鹼性,所以農民會使用植物燒成的灰作為肥料防止土壤酸化。
而肉類的主要成分為蛋白質,許多構成蛋白質的胺基酸溶於水後會呈現酸性,因此常見的說法是愛吃肉的人體質偏酸,容易被蚊子叮、生病甚至罹癌等。然而,長期攝取大量肉食並不會造成酸性體質,不過確實會增加尿酸的生成。再者,易招來蚊子叮咬的人通常排汗量較多或體溫較高,蚊子依循二氧化碳的濃度趨近叮咬的人或動物。所以,圍著冒煙的烤爐大啖烤肉配著啤酒或剛運動完全身發熱又呼出大量二氧化碳時自然容易引來蚊子。另外,易致癌與食肉本身並無直接關係,而是因為現今的加工肉品容易含有過多對人體有害的食品添加劑,如香腸、火腿中所添加的亞硝酸鹽;烹煮方式,如燒烤、油炸過程中產生碳化物質和高溫變質的油,也會增加致癌的機率。
那麼,人體如何維持酸鹼穩定呢?細胞利用氧氣後排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主要負責人體內的血液運輸,在血漿中形成碳酸並釋出氫離子,也就是化學中所稱的酸。人體血液中有一個化學緩衝系統,能夠動態地調節酸鹼平衡,讓血液酸鹼值維持在穩定的區間。以海綿吸水比喻(圖二),一塊乾燥海綿在水中會開始吸水,但若將吸飽水分的海綿放到乾燥環境中時,海綿則會釋出水分。血液酸鹼值的維持也是相似道理,其中碳酸氫根(HCO3-)及碳酸(H2CO3)便扮演海綿,氫離子(H+)就像海綿所吸收的水,反應式如下:
H++ HCO3-⇌H2CO3⇌CO2+H2O
圖二:海綿在潮濕的環境中能夠吸收水份,並在乾燥的環境中將水分釋出,因此具有調節濕度的功能。血漿中的碳酸氫根和碳酸可作為酸鹼緩衝劑,扮演類似上述海綿的角色:當血液變酸時吸收多餘的氫離子而釋出二氧化碳與水;反之,當血液鹼化時則逆向運作釋出氫離子,藉以維持血液酸鹼值的穩定。(作者提供)
當血液偏酸時,多餘的氫離子會和碳酸氫根結合產生碳酸,接著在血液裡藉著碳酸酐酶(carbonic anhydrase)轉換成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會從肺部排出,即上述方程式向右進行;當血液偏鹼時,上述化學反應同樣藉碳酸酐酶向左移動,釋出更多的氫離子。由於碳酸酐酶每秒鐘可以催化上述反應近百萬次,因此,血液中任何酸鹼值改變都會迅速地被調整回適當範圍。同時,生理反應會以呼吸調整二氧化碳的排除量,也會利用腎臟的回收機制調整血漿中碳酸氫根含量,迅速有效地穩定氫離子濃度。也由於全身體液跟血液的密切交換,因此絕大部分體液酸鹼值也維持在與血液相同的範圍之間。即使是臨床上發生代謝異常、腎衰竭、過度換氣等造成血液酸化或鹼化,其酸鹼值也很少低於7.2或高於7.6,並不會有酸鹼體質理論所宣稱偏離正常範圍情況。
圖三:不只是國內市場充斥鹼性水,連國外也不乏能看到許多鹼性水的販售。(李依庭攝影;Shutterstock)
偽科學詐騙進行式
楊恩的詐騙事蹟是偽科學危害人類的經典例子,即使已罪證確鑿,全球仍有許多人相信酸鹼體質的謬論,身邊也不乏親朋好友仍然奉行酸鹼飲食療法或在社交網路中轉發相關的訊息。楊恩所著的書籍和產品也依然在書局或各大網路通路中販賣,並未被法律加以限制。不僅如此,沿用酸鹼體質觀念行銷的的保健食品、鹼性飲用水仍在各大通路中販售,再再顯示這場科學騙局是個餘韻未絕的進行式。而這場騙局,無疑也揭露身為科學工作者的重要責任:透過科普、媒體等管道傳遞正確的科學知識,力抗偽科學及相關產品的氾濫,減少人們不必要的財物損失、健康的威脅,甚至是犧牲生命的憾事。
延伸閱讀
1. Figueroa T., Split verdict for 'pH Miracle' author, San Diego Tribune, 2016/2/3, https://bit.ly/2H6kAKT.
2. Dr Giles Yeo and Quinn T., The dying officer treated for cancer with baking soda, BBC News, 2017/1/19, https://bbc.in/2VENESR.
3. Jenkins L, Naturopathic technique stirring bad blood, Union Tribune, 2005/4/11, https://bit.ly/2Vf1bk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