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ews Focus
文章專區
2019-04-01直接炸毀小行星?恐怕沒這麼簡單!
592 期
Author 作者
編輯部
相信許多讀者都看過知名的災難電影《世界末日》(Armageddon),主角一行人在小行星上鑽洞並放入核彈,在千鈞一髮之際引爆小行星,順利拯救地球。在面對小行星威脅時,選擇直接炸毀或許是相當直觀的解決方法,但近日由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的研究團隊於《伊卡洛斯》(Icarus)發布 的研究顯示,小行星似乎比先前所預測的更加堅硬且難以摧毀。
科學家過去認為,越大型的物體因容易產生瑕疵,結構不紮實,所以容易破壞。但根據新的研究指出答案並非如此。研究人員設計一款稱為Tonge-Ramesh的電腦演算系統,輸入小行星的各項參數如質量、溫度及材料脆性(brittleness)等進行撞擊模擬。模擬分為2階段:第一為撞擊後短時間內造成的損害;第二則是撞擊後數小時內,小行星自身引力對飛出碎片的影響。
研究團隊表示,在第一階段時,小行星遭撞擊後出現數百萬計的裂縫與坑洞, 但不會被完全摧毀。第二階段小行星則會出現一個很大的受損核心,並對撞擊後的碎片產生極大的引力,保持小行星的完整。 換言之,要將小行星徹底摧毀,需要極大的能量才能辦到。
研究人員表示,這項研究提供不同的見解。未來若面臨小行星或隕石的威脅時,除了選擇直接消滅外,或許還有其它處理方案可以選擇,像是將隕石推離其原本的軌道也不失為一好方法。
Charles El Mir, KT Ramesh and Derek C. Richardson, A new hybrid framework for simulating hypervelocity asteroid impacts and gravitational reaccumulation, Icarus,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