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24-11-14臺大醫院開發結合胃癌、大腸癌的 「二合一」篩檢有效提升癌症預防 515 期

Author 作者 整理報導|羅億庭

今(2024)年10月1日,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簡稱臺大醫院)發表了全球首創的胃癌與大腸癌整合篩檢模式,該篇研究目前已刊登於《美國醫學會雜誌》(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JAMA)中,並引發國際醫學界的關注。

這項整合篩檢模式的背景可追溯至2012年,當時臺大醫院與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彰化縣衛生局、彰化縣市醫院與診所等51個單位合作,進行了一項大型社區篩檢計畫。該計畫以過往的國家傳統大腸癌糞便潛血篩檢體系為基礎,新增了幽門螺旋桿菌(Helicobacter pylori)糞便抗原的檢測。

幽門螺旋桿菌已被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認定為第一級致癌因子,也是導致胃癌和消化性潰瘍的重要致病原因。儘管除菌治療可以有效改善個人的胃部健康,然而許多胃幽門桿菌的感染者在初期並無明顯症狀,常在病情惡化後才發現,因而延誤治療。為了加強對幽門螺旋桿菌的篩檢並根除此細菌,研究團隊提出將幽門螺旋桿菌篩檢與大腸癌篩檢相結合,進行「二合一」糞便篩檢。

這項整合篩檢不僅提高了檢驗效率與便捷性,也減少民眾參與檢查的阻力。過去的傳統模式需要患者分別進行不同疾病的篩檢,過程中消耗許多時間且容易導致篩檢參與率偏低。而二合一篩檢則利用現有的大腸癌糞便潛血檢測平臺,民眾僅需進行一次糞便採檢,就可同時進行潛血、幽門螺旋桿菌這兩項致癌因子的檢查。此設計大幅提高了篩檢的便利性,篩檢參與率相較於過往的單一篩檢提升了14%,甚至也吸引過去未曾參與大腸癌篩檢服務的民眾前來參與檢查。若民眾的幽門桿菌檢測呈現陽性,將進行轉介並接受除菌治療,成功除菌率可達到97%,降低治癒後的再感染率;而糞便潛血呈現陽性者,則會進一步接受大腸鏡檢查,使大腸息肉的偵測率提高。

此外研究結果也顯示,二合一篩檢具有初級預防胃癌的效果。團隊比較約6萬3000名受邀參加二合一糞便篩檢者與約8萬9000名參加單一糞便潛血篩檢者後,研究發現整合篩檢模式能將胃癌發生率降低21%。進一步比較兩組中,各約3萬1000名實際參加篩檢的民眾,發現該模式使胃癌發生率下降了32%,大腸癌的死亡率也下降了28%。這項突破性的研究不僅是臺灣公共衛生的重大里程碑,也是全球應對胃癌和大腸癌防治挑戰的一個重要案例。隨著整合篩檢模式的成功實施,臺灣在推動健康國家政策方面邁出了一大步,更為全球疾病防治貢獻了新思維與新解方。

新聞來源
臺大醫院新聞稿(2024年10月16日)。全球首創新型二合一胃癌、大腸癌防治模式 榮登JAMA醫學雜誌新篇章 台灣公共衛生預防醫療新策略10年有成。臺大醫院,https://bit.ly/4eX68n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