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24-10-21北醫大發表最新研究 - 以糞便潛血濃度精準預測大腸癌風險 514 期

Author 作者 整理報導|陳亭瑋

大腸癌作為全球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一直是公共衛生的重要議題。在臺灣,大腸癌高居十大癌症死因的第三位,嚴重威脅民眾的健康。為了早期發現和預防大腸癌,臺灣政府提供50∼74歲民眾每兩年一次的公費糞便潛血篩檢。然而這種固定間隔的篩檢方式,能否最大化資源利用並提供最佳的預防效果?臺北醫學大學的研究團隊找出了此問題的答案,研究成果已於今(2024)年5月發表於《JAMA腫瘤學》(JAMA Oncology)期刊。

過去的糞便潛血檢驗多以特定濃度為切點,例如將大於20 ug/g以上視為罹癌高危險群。每兩年一次的糞便潛血免疫法篩檢,也證實可有效降低晚期大腸癌發生風險達29%,降低大腸癌死亡風險效益達35%。而由北醫大口腔醫學院副院長陳立昇和教授嚴明芳領導的研究團隊,進行了一項大規模的回溯性研究。團隊分析臺灣全國性糞便免疫化學檢驗(fecal immunochemical test, FIT)篩檢計劃中超過350萬名參與者的數據,年齡範圍為50∼74歲,追蹤期從2004年延伸至2019年,詳盡探討糞便潛血濃度與大腸腫瘤發生率,以及大腸癌死亡率之間的關係。

研究團隊發現,糞便潛血濃度與大腸腫瘤的發生、大腸癌的死亡風險之間存在顯著梯度關係。根據不同的糞便潛血濃度,可以將參與者分類為不同的風險群體,依據糞便潛血濃度提供篩檢間隔的個別建議。糞便潛血濃度較高者應縮短篩檢間隔,而濃度較低者則可以考慮延長間隔時間。相較於傳統每兩年一次的固定篩檢,這種篩檢策略可以減少49%的糞便免疫化學檢測次數,以及28%的大腸鏡檢查次數,同時保持與固定間隔篩檢相當的效果。

這項研究的重要性在於它潛在的臨床應用價值,且可以根據個人糞便潛血的濃度調整篩檢頻率,讓大腸癌篩檢更加個人化和精準化,為制定更有效的大腸癌篩檢政策提供了科學依據。陳立昇在新聞稿中指出,這項研究為大腸癌精準醫療提供可行的方向。醫生未來可以根據患者的糞便潛血濃度,靈活調整篩檢間隔,不再侷限於固定的一年或兩年一次的模式。這種個人化的方法不僅可以提高篩檢的效率,還能更好地分配醫療資源。

臺北醫學大學研究團隊的這項突破性研究,為大腸癌的預防和早期診斷開闢了新的途徑,更展現如何將精準醫療的理念應用於大規模的人群篩檢中,且在保持篩檢效果的同時,又能整合資源的使用。這不僅是醫學研究的進步,更為未來的公共衛生政策制定提供了寶貴的參考資訊。

新聞來源
Yen, A. M. F. et al. (2024). Precision Colorectal Cancer Fecal Immunological Test Screening With Fecal-Hemoglobin-Concentration–Guided Interscreening Intervals. JAMA onc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