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報導
- 科技人文
文章專區
2024-10-21餵食野生動物的多重宇宙 - 不該忽略脈絡的議題討論
514 期
Author 作者
林大利/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副研究員
「餵食野生動物」是個時常在社群網路上發生爭議的話題。之所以充滿爭議,除了每人的環境倫理標準不同,餵食的動機、各種正負面影響的權衡,都有許多討論空間。可惜如此值得討論的議題,往往在網路紛爭下不了了之、最後不歡而散,難以形成對議題有幫助的討論。本文接下來的討論將著重於釐清「餵食野生動物」的整體脈絡。「餵食」(feeding)本身並沒有絕對的對或錯,而是要考慮整件事情脈絡,避免「去脈絡化」的誤判。
餵食的幾個類型與差異
餵食的基本定義是人為提供食物給野生動物,接著又依據動機分為「刻意餵食」(intentional feeding)和「無意餵食」(accidental feeding)兩類。前者是提供食物的行為人有意圖地餵食野生動物,例如誘拍攝影、公園餵鴿子等(表一)。而無意餵食則是像野生動物翻垃圾或搶奪人類手中的食物等,行為人沒有餵食野生動物的意圖。
刻意餵食可以再分為兩大類,也就是「無規劃餵食」(unstructured feeding)及「規劃餵食」(structured feeding),兩者的差別在於是否具有縝密的餵食計畫。也就是說,行為人必須要弄清楚餵食的對象是什麼物種;牠們適合吃哪些食物;適當的餵食地點、時間頻率和餵食量;後續如何追蹤行為及生理反應等問題,才屬於規劃餵食。一時興起拿麵包餵食鴿子,就屬於「無規劃餵食」,而這類餵食行為也時常遭受許多批評。要衡量刻意餵食是否妥當,包括降低大眾的負面觀感,以及減輕對自然及野生動物的負面影響,可以先評估餵食過程可能的影響要件(表二)。
從不同的餵食脈絡評估餵食行為是否恰當
舉例來說,近年在臺灣時常起爭議的誘拍餵食,就屬於無規劃餵食;由於誘拍餵食的頻率過於集中、餵食量過高、餵食時間和地點也不適當,因此對保育和教育也沒有明確的幫助,只是單純滿足個人的餵食行為。臺灣國家公園範圍內禁止餵食野生動物,而總統府發布的111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審查總報告(修正本)第三冊第1201頁敘明如下:「(一六四)為拍攝野生動物更清晰生動相片採用誘拍等騷擾野生動物之手段,顯然已經違法野保法不得騷擾野生動物之規範。請行政院農業委員會針對利用不當方式拍攝野生動物違法行為切實稽查取締。」至少在總統府和行政院的立場,是如此看待誘拍餵食。
歐美的庭院餵食器雖然是文化背景使然,但也是為滿足個人的無規劃餵食;然而,目前也有公民科學計畫在記錄前來餵食器覓食的鳥類,逐漸提高了這種餵食行為的保育和科學價值。
而瀕危丹頂鶴(Grus japonensis)的人為餵食,則是經過縝密規劃的餵食計畫,餵食的各項細節都有嚴謹規範,而且後續還要追蹤個體健康狀況。如果族群逐漸恢復,或是野外的食物資源充足,人為餵食就會停止。
此外,國外常見的觀光客餵食遊程,雖然在餵食計畫上並沒有保育計畫來得嚴謹,但也需要提出一定程度的規劃供主管機關審查。例如澳洲的海豚餵食,不僅在每天的餵食量、餵食時間、同時段的遊客人數都有所限制和規範,而且獲益也有一定比例要撥入保育基金。雖然是營利行為,但是過程顧及動物福利,後續對保育和教育也有所幫助。
以上的幾個例子,都可以用詳細的項目來檢視,評估該餵食脈絡是否適當,以及是否有改進的地方。
重要的是,餵食野生動物並不是非黑即白的議題,而是要評估整個行為過程。動機是否恰當、過程是否合理、後續是否有附加效益。待充分了解整個過程之後,再來評斷利弊得失。
延伸閱讀
1. Dou, X., & Day, J. (2020). Human-wildlife interactions for tourism: A systematic review. Journal of Hospitality and Tourism Insights, 3(5), 529-547.
2. Newsome, D., & Rodger, K. (2008). To feed or not to feed: a contentious issue in wildlife tourism.
3. Orams, M. B. (2002). Feeding wildlife as a tourism attraction: a review of issues and impacts. Tourism management, 23(3), 281-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