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24-09-30從蜘蛛吐絲獲得靈感 陽明交大團隊開發可自我修復的水凝膠 513 期

Author 作者 整理報導|羅億庭

近期,陽明交通大學生物科技系副教授李明家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具有自我修復能力的奈米複合材料水凝膠,並成功透過仿生3D列印,製造出螺旋24面體(gyroid)細胞骨架與人體外耳,目前此項研究成果已刊登於《生物高分子》(Biomacromolecules)期刊中。

李明家受到蜘蛛吐絲的啟發,進而開發出這項材料。蜘蛛絲是一種具有高強度和高延展性的物質,它的結構和功能更是理想的仿生應用範本。水凝膠的性質與人體組織相像,除了含有大量的水分之外,還能夠模仿目標組織的天然細胞外基質,因此研究團隊開始探索如何以水凝膠模仿蜘蛛絲特性與成分。

由於聚合物「G-polymer」具有不易結晶的特性,能夠在水凝膠系統中透過物理性的隨機纏繞增強材料的可拉伸性,團隊便使用硼酸與G-polymer側鏈的-OH基團形成硼酸酯鍵,這種化學性動態共價鍵能讓材料具備自我修復的特性。此外,水凝膠中的Laponite是一種小小的帶電奈米圓盤,彼此之間能透過靜電作用力在水溶液中自主裝形成卡房(house-of-card)狀結構。若是對水凝膠材料施加一特定大小的剪切力,Laponite間的靜電作用力就會暫時被破壞,進而使材料從原本的凝膠狀態轉變成溶液狀態〔註〕。

〔註〕此現象又被稱為「剪切稀化」(shear thinning),是用來評估水凝膠材料是否具備良好可列印性的參數之一。


團隊也進一步以此材料模仿蜘蛛吐絲過程中的鹽析現象。在鹽析的過程中,水凝膠成分中的蛋白質分子能在高濃度無機鹽離子溶液中,螺旋交纏並強化材料的機械性質,最後在無支撐材料的情況下成功列印出螺旋24面體細胞骨架與人體外耳。未來,此技術可應用於數位孿生生物3D列印,透過生醫影像掃描將真實世界帶入電腦平臺建構出數位仿體,並以流體力學模擬進行生物力學研究,將以往只能在電腦上模擬的情境帶回真實世界。

而水凝膠具有的良好生物相容性,也可投入臨床治療和相關應用研究。團隊設計出的這款奈米複合材料水凝膠,具有良好的材料可拉伸性和自我修復能力,不僅打破了傳統的細胞培養限制,還能透過新的生醫材料、3D列印技術,仿製出類似真實世界中的細胞組織與器官三維結構,可望減少實驗動物的需求、增進動物福祉。

新聞來源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2024年8月22日)。從蜘蛛吐絲獲啟發,成功列印細胞骨架與人體外耳。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焦點新聞,https://reurl.cc/34xd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