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24-09-16推動負面結果發表 打破科學界抽屜困境 512 期

Author 作者 編譯|羅億庭

在科學研究領域中,「抽屜問題」(file drawer problem)指的是統計結果無效、未達顯著的研究被收在研究者的抽屜中,不會有被公開發表的一天。然而,科學界將那些未能得到結果的研究束之高閣,僅關注得出重大結果的研究可能會使科學紀錄變得扭曲,且變相地鼓勵研究人員選擇性地報告他們獲得的研究數據。這種狀況將導致時間、資源的浪費,例如可能有研究人員重複著已經有人做過,但因為實驗結果未達顯著因此並未被發表的研究,因此這項議題愈來愈受到重視。2022年的一項調查顯示,75%的法國科學家願意發表他們的無效結果,但只有12.5%的人真正做到這件事。更令人擔憂的是,研究顯示這種不願意公開負面結果的問題正在惡化,隨著時間的推移,愈來愈少的負面結果被發表。

為了解決這項問題,研究資助者、出版商、研究人員嘗試進行改變。例如目前許多期刊會鼓勵團隊在進行研究之前,預先提供實驗計劃和方法供期刊審查,而期刊也會確保無論研究結果是正面或負面都會發表。現在已有數百家期刊提供此類註冊報告(registered reports),且採用這種方法的期刊數量自2018年以來已多了一倍。

美國非營利組織開放科學中心(Center for Open Science)的執行董事諾塞克(Brian Nosek)認為,只關注正面結果並不是做科學的唯一方式。他也和世界各地的許多研究人員,共同推動與改變研究的進行方式,期望重新定義何謂「成功」。此外,他們也打擊包含學術剽竊等不當行為,呼籲並遏制一些較「軟性」的違規行為,例如選擇性報告某些統計結果,希望更多負面發現可以被發表。隨著預印本的普及、出版商採用新的稿件格式、推出專門針對無效結果的期刊,這些微小改變已開始在整個出版業實現。

為了鼓勵更多研究人員報告無效結果,期刊和資助者正在嘗試多種方案。其中最重要的變化之一是擴大預註冊的範圍,要求研究人員在研究開始時,就必須在公共數據庫中說明他們的假設和預計測量的結果。在目前獲得的初步數據中,荷蘭烏特勒支大學(Universiteit Utrecht)的科學家舍爾(Anne Scheel)比較71份預註冊報告和152份標準的心理學手稿,發現44%的預註冊報告有正面結果,而標準出版物中出現正面結果的比例則為96%。諾塞克團隊也發現,相較於在標準模型下發表的論文,審稿人對於心理學和神經科學註冊報告的研究嚴謹性和品質指標的評分更高。

然而,要改變根深蒂固的學術文化並非易事。因為呈現負面或無效結果的研究往往比正面結果的研究受到更嚴格的審查,且人們普遍認為會出現這類結果的原因,可能來自於科學家在研究設計中的缺陷,這種想法增加了偏差的可能性。「發表或死亡」(publish or perish)的文化仍然普遍存在,當研究人員在學術機構、研討會發表研究成果時,學術機構、研究資助者、學術期刊和科學家本身都在某種程度上助長了這種文化。另外,有些評論認為,學術資助者和頂尖期刊往往渴望具有新穎性和引人注目的研究成果,這可能導致某些科學家在看到結果後改變假設或只發表部分數據,甚至是在統計技巧上動手腳;此外,也有期刊編輯擔心滿是無效結果的頁面能吸引的讀者更少。

目前各學科中,提供註冊報告的期刊分布並不平均——大多是心理學領域、神經科學領域,很少有物理科學期刊。此外,只要研究人員持續追求在知名期刊上發表論文,這類發表偏見就不會消失。儘管如此,隨著愈來愈多的研究人員、期刊和資助者認識到發表偏見的危害,科學界便會逐步朝著更加開放、透明的方向前進。

新聞來源
Kozlov, M. (24 July 2024). So you got a null result. Will anyone publish it? Nature,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4-02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