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24-09-09開箱氣象署太空天氣作業!太陽活動、電離層變化 會對生活造成什麼影響? 中央氣象署數值資訊組研究員李奕德專訪 657 期

Author 作者 撰稿採訪|羅億庭

Take Home Message
• 2014 年,中央氣象署太空天氣作業辦公室成立,負責監測太陽風、帶電粒子、電場、磁場等太空環境的變化對於地球可能造成的影響。
• 太陽的週期活動影響著電離層和人造衛星運作,可能導致通訊中斷、衛星損壞。隨著太陽活動極大期臨近,這些影響將更為明顯。
• 隨著衛星數量增加,太空天氣扮演的角色也愈發重要。雖然目前可預測太陽風抵達地球的時間,但真實數據通常在事件發生前50 分鐘左右才能獲得。

數值資訊組研究員李奕德
(黃琳琇拍攝)

1989 年3 月13 日,一道道絢麗的極光罕見地出現在美國南方的佛羅里達州、德克薩斯州上空。從未看過極光的人們被這壯闊的景象吸引,但也擔心這是不是跟核武大戰有關――畢竟當時處於軍事情況緊張的美蘇冷戰時期。此外,也有人聯想到突然出現的極光或許是由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NASA)的STS-29 太空任務所造成,猜想這會不會是3 月13 日上午才剛發射的發現號(Discovery)太空梭在大氣中爆炸而引發的光芒。

但其實這些令人驚嘆的景象,源頭來自於一次劇烈噴發的太陽日冕物質拋射(coronal mass ejection,CME)。1989 年3 月10 日, 日冕物質拋射以每小時160 萬公里的速度在太空高速前行, 太陽拋射出的帶電粒子在兩天後撞上了地球磁層(magnetosphere),擾亂了地球磁場並引發這場嚴重的磁暴(geomagnetic storm)。相較於一般民眾的驚奇和興奮,任職於北美洲發電廠的工程師就對磁暴就相當頭痛了,當時加拿大魁北克水電公司(Hydro-Québec)的電網受到磁暴影響而全數癱瘓,導致加拿大東北部600 萬人斷電長達九個小時,學校、公司、地鐵、交通號誌,甚至是機場皆無法正常運作。

不過,磁暴現象與這次的專輯主題――電離層(ionosphere)有什麼關係?這種嚴重的磁暴未來有可能再次發生嗎?除了發電廠之外,還有哪些人造設備可能受到磁暴影響?


受到太陽活動影響的電離層

要回答上述問題,必須回歸到產生一切影響的起點――太陽。距離地球約1 億5000 萬公里的太陽,提供了地球上萬物所需的光和熱,讓地球得以成為一顆生機盎然的星球。

▲ 在日全食期間,可以清晰的觀察到太陽日冕。
(Michael S Adler, CC BY-SA 4.0, Wikimedia Commons)

儘管距離遙遠,但太陽表面的各種活動處處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太陽風(solar wind)是持續從太陽大氣外層(日冕,solar corona)噴發出的高速帶電粒子流,當太陽表面出現劇烈活動時會引發日冕物質拋射,意指向太空中額外拋出大量高速粒子。這些粒子會與背景的太陽風相互作用,增強太陽風的特性和強度。這種強烈太陽風中的部分高速粒子能穿透地球磁層、進入電離層,同時也會擠壓地球磁場導致極光和磁暴的產生。由於無線通訊使用的電波會在電離層中被折射與反射,讓地球上的人們得以進行長距離通訊,當電離層受到太陽風和磁層活動的影響而改變了結構和密度,電波通訊的傳輸就會遭受影響,出現訊號衰減、通訊中斷等狀況。

觀測太陽活動並分析對地球可能造成的影響,就是中央氣象署太空天氣作業辦公室(簡稱太空天氣辦公室)的工作之一。負責太空天氣辦公室的數值資訊組研究員李奕德解釋:「太空天氣簡單來說就是太空環境內的物理變化。」我們常會在氣象預報中看到風速、溫度、濕度、降雨機率等數值,而在太空中其實也存在類似的「天氣」現象。太空中有太陽風、帶電粒子、電場、磁場等,這些因素會為太空環境帶來不同的變化,形成所謂的「太空天氣」(spaceweather)。其中,太陽活動包含太陽表面的輻射、帶電粒子向外傳播的變化,這些改變都有可能一路影響到地球磁場、電離層等區域,進而影響人們在地球上的各種活動。

▲ 受到太陽風影響的地球磁場示意圖。
(NASA, public domain, Wikimedia Commons)

早在1960 年,美國就成立了太空天氣預報中心(Space Weather Prediction Center, SWPC),並將太空天氣作為重要的監測和研究領域,進行系統性管理。隨著人類對太空的探索不斷加深,再加上人造衛星的製造技術日益進步,我們觀測太空天氣的能力大幅提升,也愈來愈認知到太空天氣對於地球的科技系統、通訊、航太任務,以及日常生活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2013 年,中央研究院(簡稱中研院)地球科學研究所李羅權院士在中研院成立「太空天氣研發辦公室」,負責太空天氣的預報、測報,以及相關作業模組的開發,臺灣也自此正式踏上監測太空天氣的路途。當時,臺灣已有國家太空中心,負責與臺灣的太空科技研發、執行國家太空政策與計畫等,主要面向產業發展與實際的太空應用,「太空中心扮演任務跟應用的角色,中研院則是學術研究的角色,這個拼圖就少了一個可以『穩定作業、定時產出資訊產品』的角色。」李奕德道。2014年,中央氣象署開始規劃與太空天氣監測相關的業務與準備工作,於是「太空天氣辦公室」便以計畫的方式展開運作,除了整合國內外的觀測資訊,也即時提供一般民眾有關太空天氣的訊息。臺灣太空環境探索的三隻腳――研發、作業、應用的拼圖也終於完成。


太陽週期與太空天氣

點進氣象署太空天氣網站中的觀測資料,可以看到一系列與太陽和電離層相關的觀測數據。由於太空天氣中大部分變化都來自於太陽,電離層也常受到太陽週期(solar cycle)、太陽黑子(sunspot)、日冕等因素影響,因此針對太陽的觀測不可或缺。

▲ 今年8 月8 日中央氣象署拍攝到的太陽黑子可見光觀測影像(左)與人工黑子描繪(右)。當日的黑子數為290,是本年度目前為止觀測到最多太陽黑子數的一天。
(中央氣象署臺北天文氣象站提供)

太陽活動的活躍程度與太陽黑子有著密切的關係。在太陽黑子比較少的時候,發生太陽風暴的次數也比較少;反之,在太陽黑子數量增多時,太陽活動就會更加活躍。在各種現代化的觀測儀器尚未被發明之前,人類僅能利用望遠鏡將太陽的影像投影在白紙上,而後用手繪的方式記錄太陽黑子的分布、數量,藉此推估太陽的活動狀況。不過這種看似簡單的方法,卻為現代太陽物理學奠定了重要的基礎。

隨著觀測數據一天天累積,科學家發現太陽黑子數量會呈現週期性變化,它會在幾年間慢慢增加、減少、再增加,形成周而復始的循環,而這個現象就稱為太陽週期。太陽週期的時間短至8 年、長則13年,平均約每11 年進入一個週期。

……【更多內容請閱讀科學月刊第65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