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24-07-15開放科學與SDGs 讓世界更美好需要科學的參與 511 期

Author 作者 劉雨如/英國諾丁罕大學遺傳學博士

聯合國(United Nations, UN)大會於1948年12月10日宣布《世界人權宣言》(Universal Declaration of Human Rights, UDHR),是當代人權主張的重要聲明。《世界人權宣言》由聯合國代表團主席、美國代表埃莉諾.羅斯福(Eleanor Roosevelt)領導的九人委員會起草,並由當時的50個成員國討論、投票通過。這項宣言的第27條是這樣開頭的:「每個人都有權利自由參與社區的文化生活、享受藝術,並分享科學進步及其利益。」將科學、藝術、文化,共同描述為人類的基本權利。
 
超過75年後的今天,科學研究在數位化、全球化的加速之下,於農業、醫學和生命科學等領域都出現重大發展。但人們是否普遍享有清潔的環境等科學能夠提供的權利?科學成果應該公平分配,而網路的普及和由網路取得科學知識的管道,是否也該被視為一項基本人權?現在正是該重新審視的時候。
 

奠基於《世界人權宣言》,開放科學的原動力

回顧1948年起草《世界人權宣言》的九名委員,包含了哲學、教育、倫理學或法律等方面的學術背景,但是沒有一位是科學家。諷刺的是,現今重大的國際會談焦點話題,包括保護生物多樣性、禁止核武器、減緩氣候變遷、新型態疾病管制及疫苗研發與公平分配等討論,都奠基在厚實的科學研究成果之上。許多國家也意識到「科學發現」在保護人民和地球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揭示了「科學權」(right of science)做為基本人權之一的必要性,這也是開放科學(open science)推動的原動力。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ited Nations Education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UNESCO)在過去幾年裡,持續關注開放科學的進展,並且針對促進科學的協作性、透明度、可取用性、公平性和包容性等開放科學的目標進行諮詢。2021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成員國就開放科學的定義達成共識,針對未來開放科學的可能樣貌提出建議書。當中含括了許多面向,像是對於科學知識,包括人文和社會科學及研究基礎設施的開放取用、科學家與「社會行為者」(非科學家的參與者)之間的協作,以及不同知識體系之間的開放對話(例如科學知識和原民知識之間的對話)等。成員國並承諾將開放科學的概念納入他們的學術研究體系,包括在政府單位資助的研究中推行開放科學原則;支持非營利性和社區驅動的出版活動;鼓勵使用更多種語言發表研究;並鼓勵私營部門加入實踐開放科學的討論。
 

「永續發展目標」立意良善但進度緩慢

聯合國自1960年代起就設定了全球目標,以關注貧困國家的發展需求。2000年設定了共有八個項目的「千禧年發展目標」(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s),期望在2015年減半極端貧困、普及初等教育等。接續著在2015年9月的聯合國峰會上,193個國家同意共同努力,在2030年實現17個「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包括消除極端貧困和飢餓、減少不平等、拯救氣候和維護地球等,更是前所未有的大膽承諾。但SDGs推動至今期中報告的成績仍不盡理想。
 
SDGs在推行初期可見兒童死亡率及極端貧困人口數的下降,但在地緣政治的變化、俄烏開戰及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大流行等不可抗力因素之下,依目前的狀況預估,到2030年只有大約12%的目標有望實現。世界仍有約5.75億人生活在極端貧困中,全球升溫度可能超過1.5℃,性別歧視更要在286年後才能被消除。
 

開放科學的推動進度與案例

而開放科學的推行也同樣進度落後,因此去(2024)年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特別提出了幾個積極倡議的案例希望激起更大的迴響。舉例來說,2020年巴西政府推出了國家研究基礎設施數位平臺,科學機構可將它們的基礎設施登記在上面,向機構外的研究人員開放。這是研究基礎設施開放取用的極佳案例,將昂貴設備的使用擴權,擴大可使用的研究社群。
 
在科學家與非科學家之間的協作方面,歐洲委員會(Council of Europe)在2002∼2020年期間,針對「社會參與」投入的資金從8800萬歐元增加到4.62億歐元。2007年,哥本哈根的國際開放取用數據庫「全球生物多樣性資訊」當中只有約10%的記錄來自公民科學家,到了2018年,數據庫中有半數的資訊來自公民科學的貢獻。
 
此外,自2014年開始,歐洲國家共投入近800億歐元支持「地平線2020」(Horizon 2020)科學研究計畫,並明訂基於此基金而產生的所有科學發表都必須是開放取用。然而,有73%的開放取用文庫中僅有六種語言的出版品,且近半數的發表為英語。現階段各科學機構,包括大學、國家科學院、科學期刊,在創造科學知識的過程中皆缺乏種族、性別多樣性,在包容度方面有待改善。
 
SDGs將於2030年進行結算,現階段的期中檢討催促我們,需好好把握接下來六年的時間追趕進度。
 

學術發表也能「規格標示」,增進誠信與資源分享

其中一個特別值得認識的案例,是由加拿大西蒙菲莎大學(Simon Fraser University)的研究員威林斯基(John Willinsky)主持的非營利組織「公共知識計畫」 (Public Knowledge Project),推動學術知識的開放取用及學術誠信。受到食品包裝上營養成份標示的啟發,威林斯基團隊提出學術發表版本的「規格標示」想法(圖一),並積極聯繫學術出版商。他希望這個一目了然的詳細表格能成為學術發表出版的標準化流程之一,顯示在期刊網站的文章首頁上,並包含在文章PDF中。
 
威林斯基對研究人員、編輯、科學記者及小學教師等人進行訪談後,創建此一「規格標示」的雛型,內容包括簡短條列出版商、研究資金來源、期刊接受文章的比例、同儕審查人數、編輯名單連結、是否包含競爭利益聲明,以及期刊是否被列入索引、是否公開研究數據。「規格標示」的目標在於滿足不同受眾對於評估科學誠信的需求,同時也列出其他期刊的平均值以供比較。
 
威林斯基曾進行測試,讓學生們在學術文章中尋找前述資訊,結果發現他們大多都需花費30分鐘以上才能找齊,甚至有部分資訊根本找不到。在學術誠信愈來愈受關注的現在,這項標示可以幫助讀者,包括研究人員、媒體和公眾,在短時間內判斷一篇文章的可信度,是否值得報導或引用。目前「公共知識計劃」正在進一步收集使用者對標示的反饋,對項目設計做最後的增刪。
 
為了簡化出版社及研究者的操作,「公共知識計劃」還設計了自動生成標示的共享外掛程式並發布在GitHub上,可用以確保標示的格式在期刊和文章之間皆為一致。不只如此,「公共知識計劃」還提供多種語言版本的標示工具、建立第三方驗證系統,以確保審查期間作者的身分不會被透露給同行評審,反之亦然。
 

開放科學的第一步:及早參與累積科學誠信

身為學術研究者,要如何支持開放科學、進而為SDGs盡一分心力呢?臺灣大學圖書管資訊學系副教授鄭瑋在「開放與可重製心理科學SIG」講座中,以「開放科學:幫助科學成為更好的科學」為題,分享、鼓勵研究者在產製研究知識的過程當中,提早利用開放科學環境提供的服務,使研究過程透明化,並累積科學誠信的積分。舉例來說,無須等到研究分析結束才上傳提出結果,在研究主題形成、開始尋找相關參考文獻書目的階段,就可以將資料整理上傳至區塊鏈(blockchain),做為主題原創性的紀錄。謹慎設計實驗之後就投至預註冊系統,如實驗方法可上傳至protocols.io,實驗結果與紀錄可上傳至Biovia workbook等,提升結果可重製性。在研究刊出之後,自行公開研究資料或程式碼,不受付費高牆的限制。在科學知識的開放取用方面,鄭瑋也特別介紹了國科會在永續學門中,設有一筆研究資料管理費,鼓勵學術研究者們實踐開放科學。
 
臺灣在世界上雖然只是個小島,但許多學術領域的研究能量在國際上不容小覷。若臺灣的學術研究者們,對開放科學環境與工具有更多的了解與使用率,相信更能接軌學術發表的未來驅勢,提升臺灣研究的能見度,同時也成為推動SDGs、支持世界人權宣言的力量。

 

圖一|學術發表的規格標示範例

 

延伸閱讀
editorial.(06 February 2024). Open science — embrace it before it’s too late. Nature.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4-003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