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24-07-01網路韌性的重要性 災害發生時,如何運用數位科技聯繫? 655 期

Author 作者 王向榮/g0v數位韌性松發起人

Take Home Message
❖臺灣對外通訊主要仰賴海底電纜,一旦中斷將嚴重影響國際聯繫和常用網路服務。微波、衛星等無線通訊僅能作為緊急備援。
❖光纖和電信基地臺可建立災時的網路韌性;發展中的新技術如LoRa、Meshtastic等分散式網路,可在災時作為通訊管道。
❖防災演練中並未包含網路韌性和基礎資訊設備運用的技能,我們應思考並建立災時網路資訊中斷時的應對方法。

 
天災人禍發生時,常出現停水、停電、道路中斷等情況。長期以來,人們大概知道如何應對這些基礎建設的停擺。但網路呢?若是災區的網路停擺中斷,外界便無從知悉災區內的狀態,且難以聯繫災區內的民眾,救災資源也難以調度。網路在災害期間能否維持運作,很大程度地影響到救災和復原的效率。

 

(Adobe Stock)

 

網路如何運作?

想要理解網路在災害發生時強健或脆弱,可以從網路的基礎組成來簡單理解。
 

有線通訊-光纖、銅纜、海底電纜

最穩定且傳輸量最大的網路,是由有線通訊組成,主要成分為銅纜和光纖。早年的有線網路以銅纜為主,銅纜與相關設備的成本低且可彎折、鋪設難度也較低,但通訊量較少。隨著光纖技術提升、成本下降,現在的骨幹網路多採用光纖,甚至有愈來愈多社區與家戶的網路可以直接以光纖連結。不過光纖一旦彎折將嚴重影響傳輸品質,使得鋪設光纖的難度較高。對於跨海、跨國的網路傳輸,則以海底電纜為主,將銅纜或光纖包裝防水後,可鋪設在最深達8000公尺的海床上。截至今(2024)年,全世界海底電纜總長約為150萬公里,大約可以繞地球37圈。海底電纜的光纖網路也是臺灣對外島、外國通訊最主要的方式。
 

長距離無線通訊-微波、衛星

有線通訊雖成熟穩定,但在環境和特殊使用情境下,有時必須採用速度和穩定度較差的無線通訊。長距離無線通訊以微波作為通訊載體,也稱作微波通訊,利用天線來傳遞、接收微波,並轉換成資料。雖然無線通訊容易受暴雨影響傳輸品質,在短距離成本會比海底電纜低廉(例如臺東與綠島、蘭嶼之間),或是可當作海底電纜中斷的備援(例如馬祖與臺灣本島之間),只要在兩地架設天線、互相對準且中間無阻擋就可以通訊。而更長距離的無線通訊,則需要倚靠人造衛星。只要在地面上設置衛星天線或衛星收發站,人造衛星與地面就可以透過電磁波通訊,人造衛星之間則採雷射通訊。
 

短距離無線通訊-手機網路、WiFi

無線通訊廣泛地被運用在短距離的使用情境。常見的手機網路就是透過手機與電信業者的基地臺之間通訊,不過基地臺的涵蓋範圍受地形和建築物影響很大。早期的基地臺(2G、3G)可涵蓋5~10公里的範圍,4G的基地臺只能涵蓋約500公尺至2公里,而目前主流的5G基地臺範圍更小,僅涵蓋數百公尺以內〔註〕。而在家常見的無線網路(WiFi)通常訊號範圍僅在100公尺以內,多用於室內生活。但傳輸距離愈短的無線通訊,速度往往愈快、可傳輸量也愈大。
 

〔註〕2G主要針對語音通話和簡訊傳輸,3G增加了圖片瀏覽和上網支援,4G支援影片瀏覽和視訊通話,5G則是追求超低延遲和超高畫質。隨著技術的演進,頻寬的需求愈來愈大,而單一基地臺能服務的人數也愈來愈少,因此單一基地臺由大範圍服務多人,逐漸演化為小範圍服務較少人。

 
這些不同形式的網路特性,也決定了它們不同的任務。以臺灣來說,國際通訊絕大部分是靠海底光纖與少部分的衛星通訊;國內長距離通訊與目前的家戶、辦公網路也有絕大部分是依靠光纖,再輔以少部分的微波通訊作為離島的備用;而居家、社區尺度的短距離無線通訊,就要靠電信公司的基地臺和自行架設的WiFi來處理。……【更多內容請閱讀科學月刊第65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