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24-06-01走向與自然共存的永續地球 綜觀臺灣生物多樣性研究之路 654 期

Author 作者 採訪撰稿|張樂妍/本刊主編

Take Home Message
➡臺灣生物多樣性研究可追溯至19世紀針對自然資源的調查。隨科技進步,研究逐漸擴及微觀分子層級和宏觀的生態與演化研究。
➡缺乏長期數據、研究經費限制,以及開發利益衝突等問題,皆是當前生物多樣性研究與自然保育面臨的重大挑戰。
➡學者呼籲保育須平衡生態、生產、生活需求,並提高社會對生物多樣性的重視,否則自然資源將無法再被永續利用。

 
人類要持續在地球上生存,維護生物多樣性(biodiversity)是不可或缺的任務。電影中描述的世界末日是塵土飛楊的沙漠,是斷垣殘壁的廢墟,是被溫室保護的稀珍生物與僅存的人類。這些情境是人們對下個世代的想像,不過地球現在的狀態真如此危急嗎?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的科學家如此表示:「世界各地的生態系、住民、基礎設施、經濟的損失,比起過去任何時候都還要快速。」
 
遠方的極地快速消逝、雨林大幅縮減、愈加頻繁的野火和洪水,不只是野生動物受到影響,許多地方也漸漸變得不適合居住。人類活動造成的土地退化正在摧毀可利用的自然資源,同時導致物種滅絕並加劇氣候變遷。即使此刻的我們仍享受著舒適的居住環境,但地球似乎正往難以挽救的方向墜毀。
 
那麼在臺灣呢?我們具有哪些自然資源,這些資源又足以支撐臺灣到什麼時代?未來我們身處的自然環境將如何變化?負責釐清這些問題的人,即是研究生物多樣性的專家學者。
 

從資源調查開始了解生物多樣性

生物多樣性一詞開始被普遍使用,是因生物學家威爾森(Edward Wilson)的提倡。他在1985年左右提出此一名詞與概念,引領科學家理解並拯救快速消逝的生物多樣性。不過在此之前,臺灣與生物多樣性有關的研究工作早已有所行動。
 
以植物領域為例,相關研究最早可追溯到19世紀中期,歐洲人來臺採集植物標本的記載。1895年後,日本人為了利用臺灣的植物資源,特別針對林業資源執行了大量調查,不僅建立了當時臺灣山地植物的調查紀錄,也對植群進行分類。「生物多樣性的研究本質上就是了解生態系多樣性、物種多樣性,以及遺傳多樣性。而物種多樣性的研究某種程度上來講,我認為它就是分類學的研究。」鍾國芳說道。
 
早期的資源調查和分類學紀錄,可說是臺灣生物多樣性研究的起點。到了1970年代,植物學者李惠林促成與美國的學術合作協定,帶領臺灣學者共同製作第一本英文的臺灣植物誌,建立了臺灣的植物類群名單,也因此培育出臺灣第一群分類學家;1980年代響應國際的國家公園政策,臺灣政府為建立保護區和國家公園,初次著手大規模的生物資源調查。除了陸域上的研究,海洋資源調查也悄悄在魚市場中開始發展。由於對漁業資源的需求增長和水下調查技術的進步,海洋生物的物種紀錄在1980年代大幅增加。
 
直至1990年代,坊間漸漸出現各生物類群的自然觀察書籍,經濟起飛帶動了民眾的保育意識,土地開發開始需要接受環境影響評估,因此保護區外的生態資料也愈加豐富。2000年後,電腦和分子生的食用水產生物。」我們該如何行動,才能保護流失中的生物多樣性呢?……【更多內容請閱讀科學月刊第654期】
 

本篇文章採訪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三位研究員,分享臺灣在各生物類群的生物多樣性研究發展與未來。


受訪者:邵廣昭
專業▶魚類生物多樣性
領域▶生物多樣性資訊學


受訪者:江殷儒
專業領域▶微生物代謝多樣性


專業▶植物系統分類學
領域▶生物地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