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24-03-01自動駕駛進行式 臺灣的自駕車何時上路?臺灣智駕測試實驗室主持人謝明霖專訪 651 期

Author 作者 採訪撰稿|張樂妍本刊主編(本文照片皆由羅億庭拍攝)

Take Home Message
•自駕車結合人工智慧、感知設備、車聯網、高精地圖等技術,讓車用電腦具備模仿人類感官及決策能力駕駛車輛。
•臺灣自駕車須在「封閉測試場域」測試後才能在已申請的場域上路,臺灣智駕測試實驗室不僅提供封閉測試場域,也包含性能安全測試規劃和平臺服務。
•為輔助臺灣自駕車發展,臺灣智駕測試實驗室持續建置各式數據庫和導入測試技術期望自駕車能早日進入人們日常生活中。

 
隨著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的高速發展,AI駕駛車輛已從想像逐漸成為現實。讀者不難在新聞中看到各大車廠推陳出新的各式輔助駕駛功能,包含自動煞車、切換車道、調整車距等。不過,完全由電腦取代人類來駕駛的畫面何時會到來?在臺灣,我們哪一天能將司機的工作全權交給AI?
 

自駕車的組成與技術

自動駕駛汽車(autonomous vehicles)又稱電腦駕駛車、無人車或自駕車。為了因應國際自駕車的發展潮流,臺灣立法院在2018年三讀通過《無人載具科技創新實驗條例》,公布無人載具須通過測試才能在特定範圍、條件下運作,並鼓勵產學研各界投入研究與應用。
 
事實上除了法律的推行,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簡稱國科會)因應「無人載具科技創新計畫」研發團隊的測試場域需求,設置「臺灣智駕測試實驗室」協助自駕車的相關測試。為了進一步了解自駕車上路前必經的測試過程,我們來到位於臺南的臺灣智駕測試實驗室,與計畫主持人暨副研究員謝明霖一起深入研究自駕車的功能系統、製作自駕車的所需技術,以及如何進行自駕車上路前的性能及安全測試。
 
「它(自駕車)就是一輛AI電腦車,把原本需要人操作的部分轉成以人工智慧控制系統來控制,一般自駕車的功能系統通常概分成四個部分。」謝明霖向我們娓娓道來自駕車的組成系統。

 

謝明霖博士
▶國家實驗研究院副研究員
▶臺灣智駕測試實驗室計畫主持人

 

自駕車的感官—感知系統

「第一個是『感知系統』。自駕車首先必須要有取代人為感官、辨識及感知周遭的能力。」謝明霖以一般車輛說明,像是在倒車時的影像、雷達、超音波等技術,這些讓人可以了解車輛周圍環境的技術,都屬於感知系統。但是為了讓「電腦」獲取周遭環境資料並精準控制,自駕車需要更加精密的感知系統元件及辨識技術能力。
 
「目前自駕車除了影像鏡頭外,常會用到一個很特別的東西,叫『光達』。光達可以在同時間發出上萬個雷射點,再接收反射訊號。」謝明霖進一步介紹光達技術,它不僅可以接收外在環境的詳細狀況,還能透過反射的雷達得知車輛與周遭物體之間的距離。感知系統/設備是自駕車一項有力的感知裝備,接下來就要將感知到的資訊,透過「聯網系統」傳達至車子。
 

傳遞外界訊號—聯網系統

如同人眼將看見的畫面轉換成電訊號後再經神經系統傳達到大腦一般,為了傳遞感知系統接收到的資訊,自駕車需要「聯網系統」的幫忙。「我們可以叫它車用的網路系統,包括車內跟車外,車內就是將感知系統的訊息傳達給車用電腦;車外的部分就運用到『車聯網』的特性,它可以把外在路側的影像、紅綠燈的訊息等,轉換成數位化的資料,然後再傳到車子上。」
 
謝明霖解釋,一般由人類駕駛的車輛遇到紅綠燈時,可以透過眼睛確認燈號;自駕車則可以利用感知設備辨識紅綠燈,透過車內聯網傳達到電腦。而另一個更加快速、方便的方式是建立車外的智慧交通號誌系統,將燈號轉變成一種數位訊號,再經由車聯網直接將燈號告訴自駕車。……【更多內容請閱讀科學月刊第651期】